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喜欢吃牛蛙
第131章 眼下这成长环境,也不差!(第3页)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让袁谭百思不得其解。
许泽到底是用什么手段,能够让这些人都屈服。
总不能,他身上独有什么魅力吧?
袁谭暗自摇了摇头,同时生出一股不服之意。
就算是真有,也绝对不能从心底里认同,许泽此贼,必须除之!!
……
琅琊阳都。
近日炎热无比,当真是大旱之相,很多田土都已有干涸的预兆,证明诸葛亮所言不差,今年必定不是丰收之年。
若是防备得当,能够抵抗旱灾、蝗灾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许泽和诸葛亮走在军营之中,闲谈时问起了这本事,诸葛亮轻笑道:“学生只是善于观察四时节气而已,君侯若是有意,今年亦可多察记录,印证过往的各地县志记录,也许同样能够发现这些时节的规律。”
“嗯,多思善谋,你真是个好苗子,未来不可限量啊。”
“君侯过奖了,”诸葛亮对此很是受用,“在下不光喜察节气,还常看季节风向、地情特征,同时结合地形,思设计策,如今有几卷计策都是随时可启用。”
“很好,”许泽非常欣慰,他前几日还在担心,毕竟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经过了庞德公、司马水镜的教导,在隆中成长了几年,出山已是天下一等之谋士。
他担心若是离开了那几个南州大儒的教导,会让诸葛亮才能有所下降,现在看来担心都是多余的,毕竟他的思维并不是在南州学来的。
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如此,只要给他足够多的启示,良好的高贤环境,诸葛亮的成长就绝对不会设限。
毕竟,现在环顾周围的阵容也不差嘛!
自己先不谈,许都有个大枭雄,同侪还有陆伯言一起成长,至于师友……许泽、贾诩、郭嘉、荀彧、荀攸皆是奇士,许靖、孔融都是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