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决断,送出京都(第2页)

 本以为退亲后这个女儿多多少少都知道些好歹了。

 结果三重大喜那日,暴露出来的性子让人心惊。

 且还拒不认错,埋怨父母顶撞父母。

 她容不得庶妹说她一句,自己对父母无礼却理直气壮。

 这等心性,留家,不但影响一家和睦和谐。

 还有其他隐患。

 天知道她知道这女儿竟然生出恶念时,有多心寒。

 嫁出去,也未必是好事。

 自家都教不好的女儿,难道去别人家就能变好不成。

 结亲是结两家之好,可不是结仇。

 所以郭氏决定送这个女儿去岳山:“不送你去思过宫,你就在你妹妹自小长大的凌云观清修,养养你的性子。”

 “改得好,有你回来的时候,改不好,你就在那道观住着,郑家的名声不能因你给毁了。”

 郭氏话落,郑唯真当即摇头。

 她哪里愿意去道观清修,她哭着求饶。

 但郭氏置若罔闻,“这个决定虽说是我与你父亲共议,但家中兄弟姐妹,你问问哪一个会反对?”

 “你一直以来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人人心里都有数。”

 她对这个大女儿的失望,已经积攒太多。

 郑唯真不敢问,她知道自己同家中姊妹情感淡薄。

 根本没有过真心相对的时候。

 他们不会帮她。

 对她包容最大的母亲,如今也冷漠得不复从前。

 她跪地痛哭,求父母不要这样对她:“我错了,我以后不这样了还不行吗?”

 “我以后孝顺你们,和睦姊妹,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我说到做到,父亲,母亲,求你们不要送我去道观!”

 她要是被送走,必定难以归家。

 她没有妹妹那样的本事,也没有妹妹那么得人心。

 她会被家人就此遗弃。

 就如右相家的嫡长女,京都的人都会当人死消失。

 无人惦记她,无人心疼她,无人需要她。

 意识到这些,郑唯真才知道,自己有多微不足道。

 武安伯是个对孝道奉行得最彻底的人,虽然曾经孝错了人。

 大女儿这暴露出来的孝义缺失,对他来说是绝不可原谅之错。

 要不然他也不会毫不留情的执行家法。

 所以迟来的认错,他认为是想逃避惩罚的手段。

 “不用多说,你就该去凌云观吃吃苦,娇养你十几年,养出你这么个白眼狼儿,是我郑家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