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发兵(第2页)

 又因为这些粮草,都是从各个郡县分散调拨的,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纵然有些人心生差异,也全都被搪塞过去。

 半个月后,赵云传来消息,说是二十万石粮食,尽皆装入宛城粮仓,刘浪这才辞别蔡瑁张允二人,打道回府。

 ……

 宛城,张绣大营,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刘浪抵达宛城的时候,已是深夜。

 按理来说刘浪远行归来,张绣是想要在府里给刘浪接风洗尘。

 可因为时间紧迫,刘浪拒绝了张绣的宴请,反而让张绣连夜起兵。

 张绣却不过,只好和刘浪一起来到军营之中,擂鼓聚将,准备进兵。

 所以大营之中,才会如此喧闹。

 中军大帐,张绣端坐主位,刘浪坐在下方左侧首位,赵云在他身后,手持亮银枪长身而立。

 两旁的牛油火把照着整个大帐犹如白昼。

 三通鼓响,大小将校方分列两排,在下方站定,向张绣见礼。

 军中无戏言!

 身为主将,张绣自然不会多说废话。

 见礼之后,就开始调兵遣将。

 要说这调兵遣将,带兵冲锋,张绣自然是个中能手,但要说起兵马用度,战术布置,张绣就不行了。

 好在刘浪对此早就安排好了。

 张绣只需照本宣科就行。

 “副将胡车儿,率两千轻骑为先锋,赵云为副先锋,兵发许都,即刻启行,不得迁延。”

 胡车儿出列抱拳:“末将得令。”

 赵云也转出身来一起抱拳:“得令”

 二人领命出了大帐,就去挑选兵马。

 要说赵云为何会跟着一起去,当然是刘浪要求的。

 为了这次奇袭许都,刘浪做出了各种安排,全都交代给了赵云。

 不是信不过胡车儿,而是相比之下,赵云的执行能力更强。

 “偏将张贲,率三千精兵为后辄。”

 帐下闪出一员小将,长的五大三粗,身长臂阔,身穿黑甲,面如锅底,脸上无须,出列后道了声:“诺!”

 说起来张绣和他叔叔张济一样,都是行军打仗多年,都是膝下无子,都是招揽了一个本家的侄子在身旁效力。

 这个张贲,就是张绣的本家侄子。

 一般人的话,可捞不到后军的差事!

 一来,后军肩负着押运全军粮草的重任,二来,倘若事有不顺,后军通常要承担大军殿后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