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北上(第2页)

 是汉明帝(东汉)追忆他父皇,光武帝刘秀的诸位功臣时,选出辅佐光武帝复兴汉室后,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位有功将领的画像放在云台之中,以让后世之君时常祭祀瞻仰。(注:云台28将也是后来神话传说中,天上28星宿的原型,比如角木蛟邓禹、亢金龙吴汉)

 后世之人,往往将麒麟阁11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并称为麟阁,也常常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有“功成画麟阁”、“归来麟阁上”等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只是凌烟阁格外的有名,流传的也最广,后世之人知道的最多,反而显得麒麟阁、云台阁不怎么出名了。

 试问谁人不想青史留名,史书有传,死后挂画置像,悬于宫阁之中,享受皇家供奉?

 这就是古代人臣的终极梦想,没有之一。

 司马懿不算。

 满殿大臣,不论文武,忽闻刘浪此言,各个双目圆睁,鼻翼翕张,口中粗气长喘。一时间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提枪上马,亲自冲锋陷阵,杀光天下不臣之辈,好让大汉再兴,让自己死后的画像,能够置于麟阁之上。

 此时的殿中群臣,虽然大多都是碌碌之辈,听了刘浪几句忽悠,就情难自已,妄想着能够拳打袁绍,脚踢曹操。但也有少数清醒之人。

 只见一人出班奏道:“陛下,太师此言虽然听似有理,然却断不可为。”

 群臣正在做白日梦,突然被人打断施法,一个个都义愤填膺:这是谁啊,这么讨厌,我画像都已经画好了,眼瞅着就要挂在墙上了!

 转头一看,正是当朝太尉杨彪。

 杨彪出自弘农杨氏,世袭临晋侯,父祖都当过朝廷的太尉,可谓是真正的三世三公。

 尤其他的曾祖杨震,有个很出名的典故: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其后人就以此四知为堂号,是为四知堂。

 彼时弘农杨氏的声望之隆,就连当世号称四世三公的袁家,都要逊其三分。

 刘浪的忽悠,本就很蛊惑人心,别说群臣在做白日梦,就连天子刘协也一样沉迷其中,正做着超越光武,重造大汉的美梦,突然被人打断,面有不愉之色,正要厉声喝问,但转头看到是杨彪,也不好发作,只好郁郁问道:“太尉此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