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赵云威震汉中地(第2页)
如今近千套装备就这么扔在了深山老林子里,赵云只是想想都心疼。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时的吴懿,还在等着南郑方向的来敌。打死他也想不到,敌人居然摸到了他的身后。
"将军,敌军未设后防!"斥候压低声音禀报。
赵云抹去脸上的泥水,长枪直指敌营:"休整半个时辰,子时突袭!"
他转身看向猎人张,解下随身玉佩递去:"张老,此去凶险,若能活着回去,定当厚报。"
猎人张将玉佩塞进怀里,咧嘴一笑:"俺老张这辈子,就盼着给祖宗争口气!"
子时三刻,月黑风高。
两千汉军如鬼魅般摸上关城。
吴懿的营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正围着地图商讨如何应对南郑来敌。
就在赵云出发后不久,徐庶率领剩余的七千精锐,连同张鲁召集的五斗米教的三万教众,号称五万大军,大张旗鼓的往马鸣阁进发。
目的便是为了吸引吴懿的注意,好为赵云创造战机。
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放哨的士兵被弩箭射穿咽喉。
赵云一马当先,银枪连挑数人,高声怒吼:"杀!"汉军将士们如猛虎下山,冲进关内,喊杀声顿时响彻山谷。
吴懿慌忙提剑出帐,口中大喊:“敌人在哪?敌人在哪?”
却见关后火光冲天,汉军的赤色旌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从背后杀来的敌军:"怎么可能......"未等他反应过来,赵云的长枪已抵住他的咽喉。
马鸣阁的烽火,终于在血色黎明中熄灭。
为了吸引吴懿的注意力,徐庶的大军行军极其缓慢,一日不过二十里,而后便安营扎寨。
距离马鸣阁道上百里外的大营内,徐庶正对着沙盘推演战局。
忽闻帐外马蹄声急,他疾步而出,接过斥候递来的竹筒。
展开密信的瞬间,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传令下去,七千精锐即刻集结!"
然后又转身对身边的校尉吩咐道:"辎重全部交给五斗米教教众,让他们三日内务必跟上!"
副将面露难色:"军师,若无大军押运粮草,只凭这些民夫,大军的粮草恐怕......"徐庶猛地挥动手上竹简:"阳平关危在旦夕!张卫的守军撑不过几日!"
他的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将士,"子龙轻装奔袭,横穿莽荒密林,必定损失惨重,又与吴懿厮杀一场,肯定人困马乏。此时若是蜀兵若是再次攻打马鸣阁道,只怕子龙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必须早日抵达马鸣阁道,支援子龙。!"
次日傍晚,马鸣阁道扬起漫天尘土。徐庶的七千大军终于抵达时,赵云正倚着城垛擦拭长枪。两人对视一眼,来不及寒暄,便直奔临时搭建的军帐。羊皮地图在案上铺开,阳平关的标记被朱笔重重圈住,仿佛滴着血。
"子龙,与你五千精兵支援阳平关,可否?"徐庶点在蜿蜒的山道上,"马鸣阁道失守,张任已经得到消息,其必定在金牛道设伏,你需小心。"
赵云的指尖划过地图上险峻的地形,银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可!"他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明日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