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下一步战略布局(第2页)


 朝廷的底蕴太薄弱了,想要通过一场战争的输赢,就拿下袁绍或者曹操一方,根本不现实。


 目前最好的战略布局,就是让二者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让他们相互牵制,从而给朝廷留下发展的时间。


 就像这次,趁着双方大战,朝廷拿下凉州,让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


 至少,在朝廷真正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够鲸吞天下之前,北方还不能统一。


 据探子来报,袁曹相争虽然到了白热化,但短时间内还难以分出胜负,朝廷正好趁此机会,整顿军队,打理内政。


 得益于刘浪此次缴获了三十万匹战马,让朝廷的骑兵再无缺马之患。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骑兵三宝,也是时候安排上了。


 所谓骑兵三宝,就是高桥马鞍(三国已经初步有了雏形,但本书设定还没有。)双边马镫和马蹄铁。


 汉末的时候,是有马鞍的,但不是后来的高桥马鞍,人骑在马上,前后不靠,稍不注意就容易跌落马下,高桥马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镫也是只有单边马镫,只是用来方便上马的。人在马上无处借力,需要靠双腿夹着马腹,一只手抓紧马缰。


 而双边马镫可以让人两脚借力,从而解放人的双手,让人能够双手持武器,让普通人也可以骑射,以此来增加战斗力。


 马蹄铁就更不用了,可以保护马匹的蹄子,极大的延长马匹的使用寿命。


 这三样东西,任何一样拿出来,都能够大大增强骑兵的战斗力。


 原来朝廷骑兵稀少,刘浪生怕贸然拿出来,被别人学了去,增强敌人的战斗力,那可是弊大于利。


 如今朝廷得了三十万匹战马,又招募招降了十多万骑兵,使得朝廷的骑兵数量,一跃而居与天下之首,此时拿出骑兵三宝,已经是利大于弊,刘浪也就不怕这三样东西流传出去了。


 ……


 建安六年冬。


 长安城西的教场内,寒风卷着砂砾扑打在将士们的甲胄上。


 刘浪身披玄色大氅,立于点将台之上,目光扫过校场中排列整齐的骑兵方阵。


 一万匹凉州大马昂首嘶鸣,马蹄踏碎薄冰,扬起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


 \"报!第一批马具已打造完毕!\"一名军匠疾步上前,手中捧着一套漆黑的高桥马鞍。鞍桥高耸如雁翅,两侧挂着新制的双边马镫,镫环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冷光。刘浪伸手抚摸着马鞍上精雕细琢的云纹,指尖触到鞍桥凸起处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传我将令,即刻装备骑兵营。\"刘浪的声音在教场上空回荡。随着命令下达,早已待命的军匠们如流水般涌入方阵,将高桥马鞍稳稳架上马背,扣上双边马镫。当第一匹战马套上铁制马蹄铁时,清脆的叩击声在寂静的校场中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