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徐庶献计(第3页)

\"喏!\"徐庶肃然拱手,玄色广袖垂落如墨云翻涌:“大将军,对付曹操亦可循此方略。”

话音未落,议事堂内众人目光骤然凝聚,铜炉中跳跃的火苗将徐庶清癯面容映得忽明忽暗。

刘浪微微蹙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珏,沉吟道:“曹孟德治下政令归一,麾下谋士猛将如云,如何能与袁绍府中乱象一概而论?”

此言既出,堂内气氛陡然凝重,马超按剑前倾,张飞粗粝的手掌捏得关节作响,唯有刘备抚须静听,目光中泛起思索之色。

徐庶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竹简,缓缓展开:“大将军可还记得曹操曾经与张绣将军的宛城之战?”

他的声音低沉如古寺钟鸣,在空旷的堂内回荡:“建安二年,曹操长子曹昂为护其父周全,战死于战阵之中。

那曹昂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十余载,熟读兵法,善抚将士,本是曹操精心培养的继承人选。自其殁后,曹操虽未明言,但每逢祭日必独坐垂泪,甚至发出‘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的感慨。”

堂内诸将皆露出恍然之色。马超剑眉微挑:“如此说来,曹昂之死不仅断了曹操臂膀,更让诸子生了争位之心?”

徐庶颔首,竹简便签在舆图上划出几道细线:“正是。如今曹丕善权谋,与司马懿等世家之人往来密切;曹彰虽年幼,却已有万夫不当之勇,颇得武将拥戴,曹植文采斐然,深得文士之心。三子各有党羽,表面兄友弟恭,实则暗潮汹涌。”

刘浪眸光骤亮,猛地起身,锦袍扫过案几上的沙盘:“元直是说,效仿离间袁氏之策,在曹氏诸子间挑起纷争?”

徐庶将竹简重重拍在兖州方位:“然也!”

“可曹氏诸子尚且年幼,挑唆之计,恐难以奏效啊!”

徐庶摇摇头:“非也。曹操年事渐高,世子之位只有一个,却悬而未决,曹氏诸子虽然年幼,可到底出身公侯之家,自幼耳濡目染,非寻常人家,对权势又岂无觊觎之心?

先前有嫡长子曹昂在,诸子不敢起念,今曹昂已殁,世子之位空悬,纵然诸子无意,可彼等府中亲近之人,难保不想更进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