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袁谭求援(第2页)

郭图此言不虚,南皮一战,袁谭损失了数万精兵,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只要有粮食,随时都可以再拉起一批大军。

可他还损失了大批的粮草辎重,粮草还好说,只要回去搜刮搜刮,总能征集上来,可这兵器甲胄的损失,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补齐的了。总不能让手下的大军,扛着农具上阵厮杀吧?

这其实也是古代军队的通病。

古代生产力低下,一年的钢铁产量打制成兵器,都不够武装上万人的。

甲胄更不用说,产量更低。在古代你私藏弓弩,可能只是流放,可要是私藏甲胄,那就相当于造反了。

历朝历代,私藏甲胄,对于当时的掌权者来说,都是最大的忌讳。

后来的满清,更是号称十三副铠甲起家,由此可见,在古代甲胄的重要性。

所以古代很多势力,才会在兵败一次之后,一蹶不振。

因为他损失的不只是精锐的士兵,那些兵器甲胄才是压垮他们的稻草。

很多军队的兵器甲胄,都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战尽葬后,敌人通常不会给你再次积攒的机会,而是趁你病要你命。

袁谭沉默良久,终是咬牙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

当即写下血书,详述袁尚囚父夺权、兄弟相残之罪,言辞恳切地请求刘浪“兴义师,讨逆贼”,并许诺若能助其击败袁尚,愿以冀州三郡相赠。

使者带着血书与袁谭的信物,星夜奔赴关中。

长安大将军府内,刘浪手持袁谭的求援信,与徐庶、刘备围坐议事。

铜炉内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着三人凝重的面容。

刘浪将血书传给二人:“玄德公,元直,这是袁谭递来的血书。他与袁尚大战一场,双方损伤严重,我等可否趁此时机,将他二人一网打尽?”

刘备抚须道:“袁谭势穷,来信求援,足见河北内乱已深。然袁绍经营四州多年,根基深厚,即便袁尚、袁谭自相残杀,冀州、青州的府库、粮草等仍有可观留存,二州亦有数万精兵,此时出兵,恐难一举而定。”

徐庶点头附和:“玄德公所言极是。袁氏兄弟虽反目,却同属袁氏一脉,若我军大举北上,二人或因外患而暂时联手,反而不美。想必曹操也是如此想法,所以才会一直按兵不动。如今袁谭既然来信求援,我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