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临淄血战(第2页)
最惨烈的一次攻防战发生在前几日。曹操亲自督率亲卫精锐猛攻西门,一度有数百名曹军攀上城头,与守军展开白刃战。
袁谭见势危急,亲自提刀加入厮杀,身上数处负伤仍死战不退。
城上的青州军见主将如此,士气大振,纷纷以血肉之躯抵挡曹军的攻势,连城中的老弱妇孺,也被组织起来,往城头输送守城用的石头、箭矢等物资。
激战至午后,曹军终因后援不济,被硬生生赶出城去,西门城头的尸体堆叠如山,鲜血顺着城砖缝隙流淌,在城下汇成小小的血洼。
曹军接连发起十余次攻城,皆被青州军打退。
至此,曹军连日来的折损已近两万,士气渐显低落。
曹老板在帐中望着临淄城头飘扬的“袁”字大旗,面色凝重。
他没想到袁谭竟能凭借孤城顽抗至此,更没想到青州军的韧性远超预期。
古代攻城战是最残酷的,在那个没有火药火炮的年代,面对坚城,缺乏有效的大规模破坏力的武器,在城池攻防战中,守城的一方居高临下,天然就占据优势。
攻城一方往往一个冲锋就要倒下上千人,才能冲到城下。如果是有护城河的大城,为了填平护城河,这个伤亡还要增加。
临淄曾经是齐国的国都,历代齐王继位后,无不加固城池,使得临淄更加固若金汤。当年秦皇横扫六国之时,因齐国主动投降,临淄也得以保全。
后来虽也屡历战火,但其根基仍在。袁谭接掌青州后,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
所以曹军想要一月之内攻下临淄,着实有些想当然了。
军中因为伤兵满营,士气低落,帐下诸将也多有懈怠之意,劝道:“主公,临淄城坚,守军死战,不如暂且休整,再寻破敌之策。”
曹操却摇头道:“我军十余万围城,若连一座临淄都拿不下,何以平定河北?传令下去,明日起,改用疲敌之法——白日佯攻,夜间擂鼓扰敌,待其疲惫,再行总攻。”
城头上的袁谭得知曹军攻势稍缓,并未松懈。
他望着城外曹军的营垒,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接下来会有更加狂暴的风雨再等着他。以此时青州军的情况,若不早思退敌之策,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按说袁谭在等待曹操支援夏侯渊的期间,也曾调集周边的人手物资,大力筹备守城所需的军械粮草。又有坚城依靠,即便曹军围城,也能守个一年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