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水淹临淄

时值初夏,青黄不接的时节里,许昌城内的粮草筹措已到了极限。

荀彧为解青州前线燃眉之急,几乎是刮地三尺。

不仅征调了豫、兖二州所有官仓存粮,又强行征收了百姓家中的余粮,可还是不够,最后只得向地方士族借粮,才堪堪凑齐十万大军一月的粮草,星夜送往临淄前线。

可临淄城内的坚守,远超曹老板与诸将的预料。

自全民皆兵的号令下达后,城中百姓与士兵拧成一股绳:青壮在城头轮换值守,老弱妇孺日夜赶制守城器械,连孩童都提着水罐在城巷间穿梭,为守城士兵送水。

袁谭在郭图等人的辅佐下,一面严整军纪,杜绝士兵扰民,一面每日登城喊话,以“保卫家园”的口号来激励士气。

曹军的疲敌之策、细作流言,皆被这股众志成城的韧性化解,临淄城如同一尊磐石,任凭曹操如何设计使诈,依旧稳如泰山。

曹老板也曾亲自出面,向城中许诺:城破之日,大军必然秋毫无犯。

奈何人的名,树的影。

都知道曹老板有两大爱好:人妻和屠城。

即便曹老板削发明志,指天立誓,把自家祖宗都拉出来作证,奈何一个相信的也没有。

甚至许多五六十岁的老汉都担心:万一曹贼看上自家婆娘了怎么办?

只能说,曹老板的人设,立得很稳。

几千年了,也没看到半点塌房的可能,甚至还越发的坚固了!

前线营中,曹老板望着帐内仅剩的粮草清单,面色愈发凝重。

此时田间小麦虽已抽穗灌浆,却未到收割之时,无法就地征粮;后方荀彧送来的粮草仅够支撑一月,若再不能破城,十余万大军必将陷入“无粮可食”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