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袁熙求封(第2页)

袁熙深以为然,当即决定,以“效忠朝廷、共抗曹贼”为名,派遣使者携带重礼赶赴长安,面见天子,请求册封与结盟。

此时刘浪正坐镇益州前线,指挥汉军攻打剑门关,长安的政务皆由尚书令刘备协同天子处理。

袁熙使者抵达长安后,先向刘备递交国书,详述:冀幽乃朝廷之冀幽,而曹操逆贼,私自侵占朝廷州郡,欲与朝廷分庭抗礼。今上表天子,以求天子册封,得大义之名,好与朝廷共抗曹贼之意。

随后又通过刘备,将请求册封与结盟的奏疏呈至天子案前。

天子刘协已亲政多日,虽然对军事不太了解,却也十分清楚河北局势的重要性。

曹操已经占有中原兖、豫、徐三州,今又新得青州之地,根基已成,羽翼已丰。

若再吞并冀幽二州,其势更大,朝廷将更难制衡。

而袁熙若能牵制曹操,朝廷便能获得更多喘息空间。

他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刘备、糜竺等人觉得此时朝廷主力正在攻打益州,实在没有余力遏制曹操,为了防止曹操做大,倒是可以答应袁熙所请。但此事还应征求一下大将军刘浪的意见。

朝廷能有今日,刘浪功不可没。如此关乎天下格局走向之事,自然应该通知刘浪,以防大乱了他的战略布局,影响汉室复兴。

对此,天子自无不允。便命人快马将消息传往益州前线。

剑门关汉军大营内,刘浪接到长安急报时,正与徐庶研讨益州战事。

徐庶看完奏报,对刘浪道:“大将军,袁熙求封结盟,对我军有利无害。如今我军困于益州,无法北上,若能借袁熙之力牵制曹操,可避免曹操趁虚吞并河北。

而今马超将军驻守并州,与袁熙结盟后,既能监视冀幽动向,又可让冀幽并三州形成统一的防线,可以有效的遏制曹操扩张。

更重要的是,册封袁熙,可彰显朝廷权威,吸引更多地方势力归服。”

刘浪颔首,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冀幽与青州交界处:“曹操若得河北,势力将远超我军,必须加以遏制。袁熙虽有野心,却也是眼下制衡曹操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