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徐庶之谏(第2页)
“前日……前日你也看见了。”刘浪的声音渐渐低沉,带着难以抑制的悲痛,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等好不容易让五百精锐绕到关后,正面大军也快要攻上城头,剑门关眼看就要拿下!可偏偏在那个时候,天降暴雨!初春时节,哪来那么大的雨?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下!”
他猛地一拍案几,空酒坛应声倒地,摔得粉碎:“可怜我那三千多精锐啊!攻上城头的弟兄、绕到关后的弟兄,全没了!我汉军本就人口稀少,每次打仗,补充的兵源大多是俘虏,好不容易练出些能打硬仗的精锐,就这么平白折损了!痛心……实在是痛心啊!”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竟泛起了泪光。
徐庶静静地听着,看着往日里意气风发的大将军此刻如此颓丧,心中亦有感触。
他沉吟半晌,缓缓起身,走到刘浪面前,语气庄重而恳切:“大将军,自古以来,凡成大事、建功立业者,无不历经磨难。
昔年高祖皇帝被困汉中,鸿门宴险遭不测,彭城之战大败而逃,可他从未放弃,最终才开创四百年汉室基业。
光武皇帝起兵南阳,初期屡遭挫败,甚至一度无立足之地,却凭借坚韧意志,平定乱世,光复汉室。”
“今大将军身负汉室复兴之重任,乃天下忠臣义士之所望,一身系着大汉存亡。剑门关之挫,不过是兴汉路上的一道小坎,怎能因这点挫折便如此颓丧?”
徐庶的声音掷地有声,字字句句都敲击着刘浪的心神,“若大将军就此消沉,军中士气必散,关中百姓必慌,那些期盼汉室复兴的人,又该指望谁?”
刘浪抬起醉眼,茫然地看着徐庶,喃喃道:“元直,我等攻打剑门一年之久,你见过那样的暴雨吗?那么急,那么大,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下。
这不是天意是什么?元直,你说,我真的能复兴大汉吗?”连日的挫败与心中的焦虑,让这位一向坚定的大将军,第一次对自己的目标产生了动摇。
“大将军何出此言!”
徐庶徐庶语气加重,带着几分急切,“自太祖高皇帝斩蛇起义,汉室至今已四百余年,虽历经王莽之乱、黄巾之祸,却始终未绝,此乃国运绵长之兆,难道不是天佑汉室?
当今天子幼年继位,先被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劫持,后被曹贼囚与许昌,神器几乎易主,是大将军您,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多方谋划,迎圣驾还于长安,又据潼关、武关、萧关、散关四关之险,延续汉室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