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募兵受阻(第3页)

是以他们对士兵的消极怠工多是默许,只偶尔抓几个“典型”应付差事,根本无法真正推进强征事宜。

成都郊外的一处村落里,几名地方士兵手持绳索,在村中随意逛了一圈,便找了个树荫下歇息。

一名士兵望着远处躲在山坳里的百姓,苦笑道:“咱们这是何苦呢?就算把人抓去了,他们也不会真心打仗,到时候汉军一来,还不是一哄而散?”另一名士兵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可州牧有令,咱们也没办法,只能装装样子了。”

这般景象,在益州各地不断上演。刘璋的“强征令”推行了十余日,最终只征召到三千余名壮丁,且多是老弱病残,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这些壮丁被集中到成都郊外训练,却终日惶惶不安,士气低落,甚至有人在夜间偷偷逃跑。

负责训练的将领见状,只能向刘璋如实禀报:“这些壮丁皆无战心,强行编入军中,恐战时不仅不能杀敌,反而会动摇军心。”

刘璋听罢,瘫坐在椅上,彻底陷入绝望。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第一次生出“大势已去”的念头。

求援无门,募兵不顺,精锐尽失,人心涣散,这样的益州,还能抵挡得住汉军的进攻吗?

而此时的成都城内,恐慌的气氛愈发浓重,富户们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准备逃往南中或荆州;官员们则各怀心思,有人如王累般仍在苦寻对策,有人如法正、张松般已在暗中联络汉军,益州的崩塌,似乎已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