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法正献策
次日清晨,法正与张松一同前往成都府衙。
此时府衙外已聚集了不少前来献策的士人,经侍从通报后,二人被引入内堂,见到了正与徐庶议事的刘浪。
法正、张松上前躬身行礼:“益州末吏法正、张松,拜见大将军!闻将军张榜招贤,愿献治蜀之策,望能为汉室安定益州尽绵薄之力。”
刘浪见二人前来,心中早有预料。
他此前便从细作口中得知,法正、张松乃益州少有的有识之士,且对刘璋不满,如今见二人主动献策,当即笑道:“二位乃益州贤才,今日肯来,实乃益州之幸。不必多礼,快请坐,且说说你二人有何治蜀良策。”
法正谢座后,目光扫过堂内众人,缓缓开口:“将军,蜀地新定,民心未稳,吏治待兴,若想长治久安,需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当整顿吏治,筛选郡县长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刘璋治蜀多年,所用官吏多有冗杂,或为士族子弟,无才无德却身居高位;或为贪腐之辈,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怨声载道。
如今大将军当派心腹重臣前往各州郡,考核现任官员:若为官清廉、政绩显着者,可留任原职,甚至酌情提拔;若贪赃枉法、尸位素餐者,当即罢黜,永不录用。如此既能肃清吏治,又能让百姓看到朝廷革新的决心,稳定民心。”
刘浪闻言,微微点头,示意法正继续。法正又道:“其二,当广纳本土人才,委以重任。蜀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称,不仅物产丰饶,亦藏龙卧虎。
既有精通农事、能劝课农桑者,也有熟悉地理、可治理水利者,更有勇武善战、能镇守一方者。
此前这些人才多被埋没,或因出身寒微不得重用,或因不愿依附士族而隐居乡野。
朝廷当颁布诏令,命各州郡官吏寻访本地贤才,无论出身、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便举荐至成都,经考核后授以官职。
如此一来,既能充实朝廷官吏队伍,又能让益州本土人才感受到被重视,从而真心归附,为治蜀助力。”
徐庶在旁补充道:“孝直此言极是。益州本土士族势力庞大,若能吸纳其内部贤才入朝,亦可缓和朝廷与本土士族的矛盾,减少治蜀阻力。”
刘浪深以为然,又问:“那第三策呢?”
法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语气愈发郑重:“其三,当轻徭薄赋,安抚民生。刘璋治蜀时,为维持军需与奢靡生活,对百姓课以重税,又频繁征发徭役,致使民力凋敝。
如今汉军虽定益州,却也需休养生息。当减轻百姓赋税,废除刘璋时期的苛捐杂税;同时减少徭役征发,让百姓能安心耕作。
此外,蜀地多水患,可组织百姓修缮水利设施,如整治都江堰、疏通河道,既能防灾减灾,又能灌溉农田,增加粮食产量。百姓安居乐业,方能从根本上确保蜀地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