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离别后事

栖月也知此时言语苍白,双手攀住他,低声道,“夫君,你要是心里难过,尽管和我说。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一些。”


 陆恂眼睫微微一动,低头和她对望片刻,安抚般拍了拍她的后背,“我还好,莫要为我担心。这种事情,早些知道不是坏事。”


 这是实话。


 何况于这件事本身,仔细想来,倒也没有这般令人难以接受。


 自小到大,王夫人待他如何,他又不是无知无觉。可理智是一回事,情感上却又是另一回事。


 原来,他并非陆府堂堂正正的嫡长子。


 他是一个来路不明的私生子。


 害死了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真相,很容易使人陷入自我否认和厌恶之中,他习以为常的一切认知,一夕之间,轰然崩塌。


 栖月小鸟似的卧在他怀里,两人仿佛天生的契合,抱得紧了,心也就没那么空。


 幸好,身边有她。


 陆恂眷恋的低头吻了吻她的发,“等天亮后,我送你去长公主府上。”


 一旦恢复理智,陆恂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她的安危。


 他去前线,归期不定。


 她又无强势娘家依靠,倘若王夫人想要做什么,依着人伦大义,栖月都难以反抗。


 哪怕只是平常磋磨,陆恂尚且不肯栖月忍受。何况王夫人能将此秘密告知陆远舟——


 世袭爵位,她势在必得。


 他是什么人,走过的路最清楚。即便没有世子这层身份在,也埋没不了自身。


 不属于他,交还出去,天经地义。


 只是时间紧迫,他却难以腾出手脚。


 “我想……给姑姑做完法事。”栖月头一回不肯依他,“你放心去,我会照顾自己。”


 早已冷硬刚强的心,在这一刻,也软烂得似一颗饱满的果实。


 他尚且稚嫩的妻子,正在用她纤薄的肩,替他背负身为人子该尽的职责。


 从来都是一人禹禹独行,如今却有人与他分担风雨。陆恂将人紧紧搂住,万千珍重,竟哽在喉间,只嗯了一声,柔声道:


 “时候尚早,你再睡一会儿?”


 栖月摇了摇头,“你很快要走,我不想睡。”


 又忽然想到陆恂一夜未眠,等会儿天亮紧接着又要赶路,急忙道,“我不说话了,你闭上眼睛,好歹眯一会儿。”


 陆恂侧身,给彼此换了个更舒适的姿势,当真闭上眼睛,“月月,唱个曲儿给我听吧。”


 栖月问,“你不嫌我唱曲儿难听了?”


 陆恂笑,“我喜欢。”


 栖月也不扭捏,当即轻声哼唱起来,在一阵荒腔走板的曲调中,陆恂闭上眼睛,安心地放任自己沉沉睡去。


 ……


 天亮,便传来了一个消息。


 太子舅舅李选带兵不力,引发前线溃败,陆恂临危受命,被陛下委任为征西大将军,事态紧急,须立时动身,离京前往上谷坐阵。


 消息来得太过突然。


 陆府众人一早原要去相国寺继续做冥寿,一时都停下来。


 还是陆恂派人传话,言时间紧迫,践行家宴倒是不必,请各位长辈继续往相国寺即可。


 这些年显国公府都是靠他支撑,他说不必,那便是不必。


 一大家子便分成两拨。


 栖月留下来,给陆恂整理行囊。她如今已经能熟练替他更衣,蹀躞七事也系得纯熟。只是头一次送他上战场,最后扣上腰带,终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依依不舍。


 却还是笑道,“陆大人,此去定能旗开得胜,奏凯而归!我在家等着你。”


 她笑的时候,给人一种分外甜蜜和舒称的感觉,小小的梨涡,弯弯的眉眼,叫人心里的阴霾也跟着散了一半。


 陆恂将她搂入怀里,用力地抱了一抱,“等我回来。”


 午时。


 陆恂身着铠甲,于点将台前,由陛下亲自送行,出得城门二十里,与新调拨的兵马汇合,往前线而去。出门前,栖月立在大门里,望着陆恂的背影,目送他走远。


 ……


 冥寿结束,栖月原本按照计划安排,往长公主府小住。


 只是不巧,王夫人受暑热,病了。


 缠绵病榻,接连换了三位太医,总是难以病愈。


 婆母有疾,做媳妇的再没有往外跑的道理,日日床前侍疾方是孝道。


 栖月与沈清月一道,在嘉乐堂尽孝。


 白日倒好,左也不过是服侍用药的活计,只是晚间值夜,却是一夜都不得好眠。


 王夫人一忽儿要起夜,一忽儿要喝水,或是睡不着点灯翻书,总之栖月只要稍稍入睡,她总有办法折腾人起身。


 且王夫人说了,月儿是新妇,彼此新婚,值夜不大妥当。行简却不在家,栖月回去也是一个人,且不如在她这里作伴。


 是以只叫栖月值夜,晚间便睡在床前的脚踏上,好随时能听到召唤。


 几日下来,王夫人暑热未退,病体未愈,栖月倒是瘦了一圈,风吹就倒似的,眼底青黑痕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