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武门之变(第2页)


 一时间,燕王一派彻底偃旗息鼓。


 这便是绝对的权势,至高无上,铺天盖地。


 哪怕先前燕王势头再劲,也比不过陛下的一顿申饬,一句考语,以致生死荣辱,都在一念之间。


 朝堂的风向,哪怕是在内宅,也能吹动波澜。


 前一阵,陆远舟早出晚归,日日忙碌,阴郁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志得意满、胜券在握的轻快,便是闹着要和离的宋清月,都跟着消停不少。


 这两日忽又闲暇下来。


 二房院子日日斗鸡似的闹腾。


 倒是玉笙院,陆恂虽不在,还有先前他非王夫人亲生的传闻,然而众人对玉笙院和栖月的态度,恭敬、亲近,更胜往昔。


 因为等到太子继位,对陆恂的倚重只会更甚当今,如今圣意明了,陆恂将来的滔天权柄已能够预见。


 人人心里明镜一般。


 然而栖月却一改往日亲顺温和,日日呆在玉笙院内,不与人走动不说,在连面也不大露了。


 月末,长公主派人接栖月前往行宫避暑。


 然临行前,栖月却突然病倒,沉疴难行。长公主无法,只好遣来御医,又叮嘱道,“且等病养好了,再叫人护送了来。”


 栖月应是。


 次日早,京城清道,御驾出行。


 随行伴驾者逾千人,皇亲贵胄,朝中大臣,内廷诸人,以及护卫军,一路浩浩汤汤,地动山摇。


 太子亲自护送御驾出城。


 由于今年气候异常,京中暑热病症频发,药材供不应求。不少老人孩童都出现呕吐惊颤,甚至许多因用药不及而亡。


 太子萧启明宅心仁厚,虽居庙堂之高,却心系百姓,立时采取一系列举措,设义诊,发放药材,又叫户部开仓,使京都每户人家都能领冰,大大安抚了民心。


 有不少勇士都因此投入东宫门下。


 就在京都百姓翘首盼望一场大雨时一个消息,震动朝野。


 太子幕僚乔公和郎将蒯涿于离宫面圣,告发太子欲起兵谋反,假借筹措药材之机,于各地招募勇士私兵,私铸盔甲兵刃。


 乔公和蒯涿此行便被派遣运输盔甲兵刃,谋反大逆,二人担忧受到牵连不敢参与,这才面圣举告。


 陛下大怒。


 当即亲笔诏书传召萧启明于离宫面见。


 然旨意尚未走出离宫所辖区域,便被乱党截获,信使冒死脱身,赶回离宫将此事告知陛下。


 若说乔公和蒯涿乃太子下属心腹,此二人突然反水举告,尚且叫人怀疑,但离宫外,天子卧榻之侧竟敢有装甲兵设伏,太子谋反意图昭然若揭。


 此时境况,极其凶险。


 离宫距京百里之遥,又闻三日前,太子已持符节征发长水和宣曲两地的骑兵,一律全副武装于京都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