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感触颇深

两日后。

 城外茅草屋初见雏形,一个个的排列整齐,看上去很是壮观。

 粮食虽多,但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

 灾民一天只能喝两碗稀粥。

 虽然灾民脸上依旧带着饥饿后的苍白。

 但眼中已经不是一片麻木的死气,而是对活下去的憧憬……

 老天也非常作美。

 这几天一直都是艳阳高照,把道路的上的泥土也给晒干了。

 县城内所有灾民都被安置到了城外。

 如今西桥县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安置灾民的事情也走向正轨。

 赵维桢给陆景行留下一千石粮食,然后带着另外一千石粮食,继续向南阳城进发。

 在萧乐康离开西桥县的时候。

 灾民们向萧乐康叩首拜别,再次让他心里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离开西桥县不久后。

 沈青辰再次钻进了萧乐康豪华的马车。

 此时萧乐康以手托腮,紧皱着眉头,化身为一位思想者……

 沈青辰望着萧乐康别致的造型,笑道:“殿下,想什么呢?”

 萧乐康坐直了身子,叹息道:“此次我仓促受命,奉父皇旨意前往南阳府赈灾。”

 “说实话,本来我没当回事。”

 “以为只要好好的当一个摆设,和南阳府的官员们说说话,再以皇家名义出面安抚一下受灾的百姓。”

 “这趟差事就算是完事了。”

 “可这几日发生的事情,让我感触颇深。”

 “早年在宫里读书,褚师皆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应该是君为贵,社稷次之,百姓为轻才对。”

 “但南阳府的这次灾情,才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沈青辰闻言,不禁笑了笑。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说的就是道理。”

 “殿下,你长大了。”

 “老夫深感欣慰。”

 萧乐康笑骂道:“你给我滚……”

 梁帝的三个儿子,基本都长成了歪脖子树。

 虽然萧乐康行事也非常的不着调。

 但他起码不矫揉造作,喜怒都会放在脸上,还有着正常人的善良和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