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数学星际(第3页)

 然而,模型的关键部分却被一种未知的加密算法所保护,好似宇宙设下的一道智力关卡。

 与此同时,林墨在圣彼得堡的量子卫星站也没有闲着。

 他联合全球顶尖的密码学家,试图破解参宿四文明发送的质数风暴背后隐藏的深层信息。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他们发现那莫尔斯电码般的讯息不仅仅是简单的“证明我们”,而是包含了一整套关于高维空间折叠技术的蓝图。

 这一技术倘若实现,人类可以瞬间跨越浩瀚星河,抵达宇宙的任意角落。

 但这蓝图中同样缺失了核心算法,似乎参宿四文明有意考验地球人的智慧。

 南极冰盖下,任秀荣教授自毁按钮启动后的“死亡”并未成真。

 相反,她进入了一种奇特的量子态休眠,意识与Ω-超限核深度融合,在七十二重维度中感知着宇宙的细微震颤。

 她察觉到,混沌母体的重组速度在加快,其新形态正汲取着宇宙诞生之初的原初能量,试图打破数学与物理之间的最后屏障,成为主宰一切的绝对存在。

 而阻止它的关键,就隐藏在人类尚未完全理解的范畴论与量子引力的统一理论之中。

 全球科学界紧急行动起来,各国顶尖人才汇聚一堂,成立了“宇宙防御联盟”。

 年轻的天才数学家艾米丽·陈提出,利用拓扑学中的扭结理论,或许能够破解藤原绫遇到的加密算法,因为扭结的复杂缠绕模式与密码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实验物理学家大卫·罗德里格斯则建议,结合超弦理论与高能粒子对撞实验,尝试复现参宿四文明的高维空间折叠技术,通过模拟微观世界的弦振动来撬动宏观的时空结构。

 就在众人紧锣密鼓筹备之时,混沌母体率先发动了突袭。

 它在月球背面开启了一个通往异次元的通道,从中涌出大量违背物理法则的奇异物质,这些物质如同黑色的潮水,迅速向地球蔓延。

 月球的引力场瞬间紊乱,引发了全球性的海啸与地震。

 藤原绫紧急启动东京湾的量子护盾,一道由卡拉比-丘流形衍生出的能量屏障拔地而起,勉强抵挡着奇异物质的侵蚀。

 林墨在卫星站操控量子卫星,向月球发射特制的反物质导弹,试图炸毁异次元通道入口。

 导弹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引发了一场超乎想象的能量爆发,月球表面被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尘埃弥漫整个地月系。

 然而,混沌母体的攻击并未停止。

 它利用引力波干扰地球的通讯网络,让全球陷入信息孤岛。

 任秀荣教授在南极深处感受到危机,强行从量子态休眠中苏醒。

 她操控着Ω-超限核,释放出强大的数学脉冲,修复着被破坏的时空结构,稳定地球的磁场。

 在这场混乱中,地球防御联盟的成员们发现,混沌母体的攻击模式竟然遵循着一种全新的混沌分形逻辑,每一次攻击的落点与强度都由复杂的数学迭代函数决定,难以预测。

 艾米丽·陈凭借对分形理论的精通,迅速构建出一套动态防御模型,根据混沌母体攻击的前期趋势,提前预判并调整防御布局。

 大卫·罗德里格斯则带领团队在地下实验室中,成功制造出了微型的高维空间折叠样机。

 尽管只能实现极其微小的空间扭曲,但这一突破为后续反击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他们发现,通过调整样机中的超弦振动频率,能够产生局部的引力异常,有效干扰混沌母体对引力波的操控。

 随着战斗的持续,藤原绫终于在扭结理论的启发下,解开了黎曼猜想新解中的加密算法。

 从中获取的暗物质操控技术,让人类首次拥有了对抗混沌母体的对等力量。

 她将暗物质能量注入量子护盾,使其强度瞬间提升百倍,不仅抵挡住了混沌母体的攻击,还开始逐步反击,将奇异物质一点点逼回异次元通道。

 在地球防御联盟的齐心协力下,混沌母体的这次突袭被艰难击退。

 但众人明白,这只是漫长战争中的一次小交锋。

 月球表面的创伤、地球生态的破坏,都成为了人类付出的惨痛代价。

 藤原绫望着伤痕累累的地球,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

 她深知,人类必须主动出击,寻找混沌母体的本源,彻底终结这场威胁。

 于是,她向全球发出倡议:组建一支由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组成的“星际远征军”,利用参宿四文明留下的技术蓝图与从混沌母体那里夺取的知识,向着宇宙深处进发,直捣黄龙,为地球的未来开辟一条生存之路。

 世界各地的精英纷纷响应,经过严格筛选,一支装备精良、知识储备丰富的远征军迅速组建完毕。

 他们乘坐着由高维空间折叠技术驱动的星际飞船,向着混沌母体隐匿的猎户座星云,以及发出神秘挑战的参宿四星云,缓缓启航。

 这一次,人类不再是被动防守,而是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存的执着,勇敢地迈向未知的宇宙深渊,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探寻数学与宇宙的终极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