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费仲计废姜皇后(下)

姜皇后听完那旨意,整个人都崩溃了,“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冤枉啊!这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奸贼在搞事儿,给我扣上这么个十恶不赦、不可赦免的大帽子!我在这宫里勤勤恳恳、克勤克俭多少年了,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规规矩矩的,哪敢乱来啊,我可从没做过半点有愧于皇后身份的事儿。这下倒好,皇上也不查查清楚,就这么把我押到西宫去,我这是生死未卜啊,可咋整!”姜后哭得那叫一个悲悲切切,泪水跟决堤的洪水似的,把衣襟都给湿透了。

 奉御官没办法,只能带着姜后往西宫走。到了西宫,黄贵妃恭恭敬敬地把圣旨供在上头,一切都按国法来办。姜皇后“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我姜氏打从心底里忠诚善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它们都能给我作证啊!如今我倒了八辈子霉,被人算计陷害,贤妃啊,您平日里也知道我是啥样的人,求您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帮我洗清这泼天的冤枉!”

 黄妃皱着眉头,一脸为难地说:“圣旨上可写得明明白白,说你指使姜环去刺杀君主,还打算把国家拱手送给东伯侯姜桓楚,篡夺咱成汤的江山。这事儿可太大了,完全违背礼法伦理,夫妻的情分没了,原配的恩情也断了。要真论起来,按律得诛灭九族啊!”

 姜后一听,哭得更惨了,抽抽搭搭地说:“贤妃啊,您想想,我姜氏是姜桓楚的亲女儿,我父亲在东鲁那可是手握重兵,镇守一方,是二百镇诸侯的老大,官职高得吓人,地位在三公之上,妥妥的国戚啊。我呢,身为中宫皇后,地位比四大诸侯还高呢。再说了,我生的儿子殷郊,早就是东宫太子了,等圣上哪天归了西,我儿子就继承大位,我顺理成章就是太后。您听说过有父亲当皇帝,女儿还能配享太庙的事儿吗?我虽然是个女流之辈,可也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啊。而且天底下的诸侯多了去了,又不是只有我父亲一个,要是因为这莫须有的事儿,引得天下诸侯一起兴师问罪,这江山还能保得住吗?贤妃您可得明察秋毫,还我清白,我真没干这事儿啊,求您回旨的时候,帮我把这话带到,您要是帮了我,这恩情我下辈子都忘不了!”

 这边话还没说完呢,那边催旨的人就到了。黄妃没办法,只能坐上辇车往寿仙宫赶,去等候旨意。到了寿仙宫,纣王宣她进宫,黄妃朝拜完毕,纣王就迫不及待地问:“那个贱人招了没?”

 黄妃心里叹了口气,不慌不忙地上奏:“奉旨去严厉审问姜后,我可一点儿私心都没有,姜后那确实是有贞洁安静、贤能的品德。人家是原配,伺候陛下这么多年,承蒙陛下恩宠,生下的殿下已经是东宫太子了,等陛下万岁之后,她就是太后,啥都有了,还有啥不满足的,犯得着昧着良心,去干这种灭族的大祸事吗?再说了,姜桓楚在东伯侯的位置上稳稳当当,那是臣子中的天花板级别,哪敢派人来刺杀,这根本就没道理啊。姜后现在心里苦啊,冤得没处申诉。就算她再傻,也不可能干出父亲当天子,女儿当太后,外甥继承宗庙这种事儿。放着尊贵的日子不过,去干那低贱的事儿,傻子都不干,何况姜后在正宫待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懂礼教啊。臣妾恳请陛下查明冤情,洗清冤枉,别让原配被人诬陷,失了圣上的圣德。再看在太子生母的份上,可怜可怜她,赦免了吧,要是这样,臣妾就谢天谢地了,姜后全家也能逃过一劫。”

 纣王听完,心里犯起了嘀咕:“黄妃说得挺在理,看样子真没这事儿,这里头肯定有隐情。”正犹豫着呢,一扭头,看见妲己在旁边微微冷笑。纣王纳闷了,就问:“美人,你笑啥呢,咋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