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梦飞熊兆(上)(第2页)

 到那儿一看,嚯!这灵台雕梁画栋的,台基又高又大,特别气派,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一篇赋专门夸它呢:

 台高二丈,依照三才之势。上面分为八卦符合阴阳,下面归属九宫确定龙虎。四角有四季的形状,左右立着乾坤的景象。前后配合君臣的义理,周围有风云的气象。这座台上符合天心顺应四季,下符合地户属于五行,中符合人意风调雨顺。文王有德行,让万物增添光辉;圣人治理世事,感通百事没有违逆。灵台从此建立王业根基,验证照应灾祥辅佐帝王。正是:治理国家江山繁荣,今日灵台胜过鹿台。

 文王带着两班文武登上灵台,四处张望。文王看着看着,突然不说话了,陷入了沉思。这时候,上大夫散宜生站出来,小心翼翼地问:“大王,今天灵台好不容易建好了,您咋看起来不太高兴呀?” 文王叹了口气说:“不是不高兴,这灵台确实挺好,可台下少了个池沼,这不符合‘水火既济、配合阴阳’的意思啊。我想着再挖个池沼,又怕太劳民伤财,所以心里有点发愁。”

 散宜生一听,赶紧说:“大王,这灵台这么大的工程,咱都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何况是台下一个小小的池沼呢,这工程简单得很。” 说完,散宜生就赶紧传达文王的旨意:“在台下再挖个池沼,好应‘水火既济’的意思。”

 这话还没落地呢,就听见下面的老百姓大声嚷嚷:“就一个小池沼,有啥难的,还让圣上操心!” 大伙二话不说,拿起锹锄就开始挖。这一挖,嘿,挖出一副枯骨来。大家也没多想,就四处乱扔。

 文王在台上看得清清楚楚,赶紧问:“大伙扔的是啥呀?” 左右的人回答说:“这儿挖出一副人骨,大伙就给扔了。” 文王一听,急忙传旨:“把枯骨都捡回来,放在一块儿,用匣子装起来,埋到高岗上去。哪能因为我挖池沼,就把人家的骸骨暴露在外呢,这都是我的罪过啊。”

 老百姓们听到这话,都感动得不行,大声喊道:“大王真是太圣明太有德行啦,连枯骨都能得到您的恩泽,更何况我们这些大活人呢,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大王这是真正地顺应民心,合乎天意啊,咱西岐的老百姓可有好父母啦!” 大伙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文王因为在灵台看挖池沼,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来不及回驾。文王就和文武百官在灵台上摆了宴席,君臣一起吃喝玩乐,那场面别提多欢乐了。宴席结束后,文武百官在台下休息,文王就在台上设了个绣榻睡觉。

 到了三更天,文王睡得正香呢,突然做了个怪梦。他梦见东南方向有一只白额猛虎,肋下还长着一对翅膀,“嗖”地一下就朝他的帐子里扑过来。文王吓得一激灵,赶紧喊左右的人。就在这时,只听台后“轰隆”一声,火光冲天。文王一下子就惊醒了,出了一身冷汗。他定了定神,听听台下,已经打三更了。文王心里直犯嘀咕:“这梦到底是吉是凶啊,等天亮了,找大伙商量商量。” 这事儿也有诗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