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上)(第2页)
“诏曰:征伐之事虽由天子决定,但成功与否在于在外的统帅。姬发猖獗,罪恶深重难以铲除,多次交战我方都失利,实在令人痛恨!朕本想亲自去讨伐逆贼,百官劝阻。你张山,向来有才德声望。上大夫李定等人特地举荐你,让你专门负责此次征伐。你要用心谋划,振奋士气,大展宏图,不要辜负朕对你的倚重。等凯旋之日,朕绝不食言,吝惜那封土赏赐。你要恭敬地执行!特此下诏。”
钦差官读完诏旨,众官谢恩完毕,招待使臣,打发他回朝歌。张山等待交接的官员洪锦,等交割完事务,才好进兵。
一天,洪锦到任。张山起兵,率领十万兵马,左右先行官是钱保、李锦,副将是马德、桑元。一路上人喊马嘶,当时正值初夏天气,风和日暖,细雨霏霏,景色十分美好。是怎样的景色呢,有诗为证:
“冉冉绿阴密,风轻燕引雏。新荷翻沼面,修竹渐扶苏。芳草连天碧,山花遍地铺。溪边蒲插剑,榴火壮行图。何时了王事,镇日醉呼卢。”
话说张山的人马一路晓行夜宿,也经历了些风餐露宿、鞍马劳顿,没过多久,就来到西岐北门。左右向行营报告:“启禀元帅,前哨人马已到岐周北门。” 张山传令:“安营扎寨。” 一声炮响,三军呐喊,支起中军帐。张山坐定,只见钱保、李锦前来帐中参拜。钱保说:“军队行军百里,不打仗也会疲惫,请主帅定夺。” 张山对二位将领说:“将军说得很对。姜尚是个智谋之士,不可轻敌。况且我们远道而来,速战速决才有利。今天暂且让军士们休息,我明天自有安排。” 二位将领应诺后退下。
且说姜子牙在西岐,每天和众门人商议拜将的日期,让黄飞虎制作大红旗帜,不要杂色。黄飞虎说:“旗号是三军的耳目。旗帜分为五色,原本是按照五方的位次来区分,让三军知道左右前后、进退攻击的方法,不至于队伍错乱。如果全是一色红旗,那么三军就不知道东南西北,又怎么知道进退趋避的方向呢?恐怕不太方便。是不是其中另有妙用?还请丞相详细指教。” 姜子牙笑着说:“将军实在是不知其中缘故。红色属火。如今主上所居之地在西方,西方原本属金,若不借助火来熔炼,这寒金怎能发挥作用,这正是兴周的吉兆。不过在旗上另外安设号带,必须按照青、黄、赤、白、黑五色,让三军各自辨认,自然就不会乱了。而且还能让敌军一看就心生疑惑,不知道其中缘由,自然就会导致他们失败。兵法上说:‘疑惑就会产生混乱。’正是这个道理。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黄飞虎躬身道谢说:“丞相真是妙算如神!”
姜子牙又让辛甲制造军器,这时天下八百诸侯又上表到西岐,请求武王出兵讨伐纣王,在孟津会师。姜子牙接到奏表,与众将官商议:“恐怕武王不肯答应。” 众人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只见探事官到相府报告,对姜子牙说:“成汤有人马在北门安营,主将是三山关总兵张山。” 姜子牙听了,赶忙问邓九公:“张山用兵怎么样?” 邓九公说:“张山原本是我交接的官员,此人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将领罢了。” 正说着,又有报告说:“有敌将前来挑战。” 姜子牙传令:“谁愿意去走一趟?” 邓九公起身说:“末将愿意前往。” 领命出城,只见一员战将,如同一轮火车般滚到军前。此人打扮得十分骁勇,有赞词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