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说反殷郊(上)(第2页)

 殿下一心想辅佐圣主,就怕旁人从中捣乱惹祸端。

 话说殷郊离开九仙山,借土遁往西岐赶去。正走着,忽然感觉遁光飘飘悠悠,落在一座高山上。这山可真好,有赞词描述:

 高耸入云,占据大地,能转动日月,生成云雾。高耸的地方尖峰林立,占地广阔的地方山脉绵延。转动日月的,是岭头郁郁葱葱的松树;生成云雾的,是崖下嶙峋的石头。松树四季常青,石头万年不变。林子里常常能听到夜猿啼叫,山涧里常见妖蟒游过。山禽叫声呜咽,走兽吼声呼呼。山獐和山鹿成双成对地跑,山鸦和山雀成群结队地飞。山上的花草看不尽,山桃和山果应时更新鲜。虽然山路崎岖难行,但却是神仙往来的地方。

 话说殷郊正在看山巅险峻的地方,只听到林子里一声锣响,只见一个人面如蓝靛,头发红得像朱砂,骑着红砂马,穿着金甲红袍,长着三只眼,手里拎着两根狼牙棒,那马飞奔着上山来,看到殷郊也是三头六臂三只眼,就大声喊道:“长着三个头的是什么人,竟敢到我这山前张望?” 殷郊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正是纣王的太子殷郊。” 那人赶紧下马,拜伏在地,口称:“千岁为什么要经过这白龙山上呢?” 殷郊说:“我奉师父的命令,往西岐去见姜子牙。”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人戴着扇云盔,穿着淡黄袍,拿着点钢枪,骑着白龙马,面如傅粉,留着三绺长髯,也奔上山来,大声问道:“这是什么人?” 蓝脸的人说:“快来拜见殷千岁。” 这人也是三只眼,滚鞍下马,拜伏在地。两人一起说:“请千岁上山,到寨中相见。” 三人步行到山寨,进了中堂。两人把殷郊扶到正中的交椅上,磕头便拜。殷郊赶忙扶起他们,问道:“二位尊姓大名?” 蓝脸的回答说:“末将姓温,名良;那位白脸的姓马,名善。” 殷郊说:“我看二位仪表不凡,都有英雄之志,为什么不跟我一起往西岐立功,帮助武王讨伐纣王呢?” 二人问:“千岁为什么反而要帮助周灭纣呢?” 殷郊回答说:“商朝的气数已经尽了,周朝的王气正旺盛,况且我父亲犯下了许多得罪天下人的罪行,如今天下诸侯顺应天命人心,以有道讨伐无道,以无德让给有德之人,这是常理,难道我还能守着这没前途的家业吗。” 温良、马善说:“千岁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以天地百姓为念,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像千岁您这样的人可不多见啊。” 温良和马善就摆酒庆祝。殷郊一边吩咐喽啰换上周兵的衣服,放火烧了寨栅,随即起兵。殷郊三人一起上了马,离开白龙山,往大路进发,直奔西岐而去。正是:

 殷郊一心想归顺周主,就怕老天爷不答应。

 殷郊正走着,喽啰来报告:“启禀千岁,有个道人骑着虎来了,要见千岁。” 殷郊听了,赶忙吩咐左右旗门官:“让队伍停下,把道人请来相见。” 道人下了虎,走进营帐。殷郊赶紧迎上去行礼,口称:“老师从哪里来呀?” 道人说:“我是昆仑门下的申公豹。殿下这是要去哪里呀?” 殷郊说:“我奉师父的命令,往西岐去投奔姬周,姜师叔不久就要拜将,我去助他伐纣。” 道人笑着说:“我问你,纣王是你什么人?” 殷郊回答:“是我父王。” 道人说:“这不就对了!世上哪有儿子帮外人讨伐父亲的道理!这可是乱伦忤逆的说法。你父亲不久就会龙御归天,你原本是东宫太子,自然应该继承成汤的基业,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承接帝王的正统,怎么能反过来帮助别人,灭掉自己的国家,毁掉自己的宗庙呢,这可是从古到今都没听说过的事啊!而且你日后百年之后,有什么脸面去见成汤等各位先王的在天之灵呢!我看你身怀奇宝,可以安定天下;你这形象也能定乾坤,你应该听我的话,这样就能保住自己的天下,去诛杀无道的周武,这才是长远之计啊。” 殷郊回答说:“老师您说的虽然有道理,无奈天数已经定了,我父亲无道,天命和人心都已经背离他了,周主应当兴起,我怎么敢逆天而行呢!况且姜子牙有将相之才,仁德遍布天下,诸侯们没有不响应他的。我老师曾吩咐我下山去帮助姜师叔东进五关,我怎么敢违背师父的话呢,这件事我实在不能从命。” 申公豹心想:“这话打动不了他,也罢,再激他一下,看看他什么反应。” 申公豹又说:“殷殿下,你说姜子牙有德,他的德表现在哪里呢?” 殷郊说:“姜子牙为人公平正直,礼贤下士,仁义慈祥,是个有良心的君子,有道德的大丈夫,天下人都服从他,怎么能小看他呢。” 申公豹说:“殿下有所不知。我听说有德行的人不会破坏人的伦理纲常,不会伤害人的天性,不会随意杀害无辜,不会自夸功劳。殿下的父亲固然得罪了天下人,你可以把他当作仇人;但殿下的胞弟殷洪,听说他也下山去帮助周了,没想到他为了邀功,竟然用太极图把殿下的亲弟弟化成了飞灰,这到底是有德之人做的事,还是无德之人做的事呢?如今殿下不顾手足之情,去侍奉仇人,我觉得殿下这样做不可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