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首阳山夷齐阻兵(上)

有诗说道:

 首阳山上那些贤人的高尚行为,可是为了维护纲常,想给千秋万代树立榜样,防止出现叛逆之人。几句话就能唤醒世人的迷梦,他们以身作则,用生命绽放出光芒。追求仁德的人自然能得到仁德,义士的美名也会被其他义士传扬。读完这些历史故事,我眼泪汪汪,他们的事迹就像齿颊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话说清虚道德真君见黄天化跑来问自己未来的前程归宿,真君心里犯难了,想把实情说出来吧,又怕黄天化不服气;不说明白吧,又担心他不小心遭了陷害。真君实在没办法,只好把他将来要遇到的关键事情写成一首偈语,一切就看天命啦。真君写的偈语是这样的:

 “遇到叫‘高’的可别轻易开战,碰到‘能’就得赶紧往回跑。注意金鸡头上的动静,看到像蜂群涌动一样的情况,就该明白咋回事儿。只要能立得头功,千年之后你的名字也会被人提起。要是不识时务,那可就有性命危险咯。”

 真君写完偈语,黄天化这小伙子年轻气盛,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儿。这时候土行孙也来找惧留孙问自己的事儿。惧留孙也知道土行孙将来不太妙,他虽然能进得了关,却会死在张奎手里,没办法也写了一首偈语给土行孙留作验证,偈语是这样的:

 “你这地行道术虽然挺厉害,可别因为贪心和嗔怒用错了劲儿。突然窜出一只獐子咬你一口,山崖前的猛兽会让你衣服染上红色(暗示受伤流血)。”

 惧留孙写完偈语,土行孙谢过师尊。

 再说各位神仙和姜子牙告别,各自回自己的仙山去了。姜子牙和武王、众将领一起进了西岐城。武王回宫,姜子牙回帅府。大小将领们都等着三天后,到教场听候点名。

 第二天,姜子牙写了奏章向武王谢恩,然后上殿去见武王。姜子牙戴着金幞头,穿着大红袍,系着玉带,把奏章呈了上去。只见上大夫散宜生接过奏章,在御案上展开。姜子牙俯伏在地,上奏说:“姜尚真是太幸运啦,先王看得起我,聘请我出山,我还没来得及报答一丝一毫的恩情呢,大王又拜我为大将,这知遇之恩,从古到今都少见呀。我哪敢不尽心尽力,像犬马一样报答您的深恩呢!现在我特地写表章,请大王您亲自出征,这样才顺应天意民心呀。” 武王说:“相父这个举动,正好符合上天的心意。” 说完赶紧看奏章:

 “大周十三年,孟春月,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姜尚上奏:依我看呐,观察时势、顺应变化,这是天地的气运安排;动用武力征伐,也是神圣的功业造化。现在商纣王不敬畏上天,生活荒淫,品德败坏,残害无辜百姓,肆意杀人,还逆天而行去征伐,搞得老天都发愁,百姓也怨恨,让我们西土十多年不得安宁。全靠上天的威严,才让纣王的恶行自行走向灭亡。我想着咱们艰难了这么久,现在正好是纣王恶事做尽的时候。天下各路诸侯,都在孟津会合。承蒙大王准许我们的请求,答应往东去征伐。老百姓高兴得欢腾起来,将士们也踊跃得很。我心里感激得不行,可又日夜担心呐:我这人才能不够,品德也浅薄,就怕报答不了您的万分之一;您给我的重任,我拿着这节钺(象征权力),实在是心里有愧呀。所以特地恳请大王,拿出您的勇气和决断,恭敬地去执行上天的惩罚,亲自出征,让我们能在您身边借助天威,按照之前的谋划取得全胜,早日挺进五关,赶紧和诸侯会合,到商朝去主持正义。这样也许上天就能厌恶纣王的秽行,让这个独夫民贼掉脑袋,这不光是发泄了老天和百姓的愤怒,对成汤的江山社稷也是一种荣光呀。我真是激动又迫切地期盼着!谨写这表章让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