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按着楚凌的整体设想,道试是一道分水岭,是从读书人到官员的龙门,故而严抓道试、会试将成为今后的主旋律。
至于殿试,诸如科场舞弊、抄袭作弊这些现状就不可能出现。
毕竟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能够从愈发严格的道试、会试选出的读书人,肯定是有一定水平的,楚凌要做的,就是确保这批群体的质量。
等到合适的时候,楚凌会出台一项政策。
即通过道试抡才,但却屡次在会试落第的,可参加中枢一应有司对外进行的吏员考试,这是为解决吏员整体素质的过渡性政策。
不想考可以,那就继续参加会试呗。
不过等中枢及地方,逐步推行到龄致仕制度,即便你真考上了,可到了岁数,该致仕还是要致仕的。
在这期间,府试、县试会逐步加强掌控,这其中操控空间极大的考题,会逐步向上进行收拢。
抡才的难点,就在于庇护。
而能通过这点的,一个是官官相护,一个是钱财开路,这些对于真正的寒门子弟,黎庶子弟是最为不公的。
这使得真正的人才,刚开始就可能被刷下来了。
而不是人才的人,却顶着位置就上去了。
等到这套制度运行个十余载,甚至是更久一些,待到大虞国力整体攀升到新高度,楚凌才会对科贡抡才,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到那个时候,官,吏,这两大群体会有对应的抡才制度,在该势推动起来,针对年纪会有明确要求,到了多大岁数,是不能再参与对应考试了。
不这样搞不行。
“这……”
张洪欲言又止的声音响起,让楚凌从思绪下回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