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第3页)

在楚凌看来,大虞的商税太低了,二十税一,这样的税额,跟没有征是没太大区别的。

在大虞,能从事商业的,就不是底层群体能涉及的,这是有一定家底的,或者干脆是诸族私下开的。

商业的确要发展,且要大力扶持,毕竟没有商业作为流通,如何能确保各项所需得到满足?

但是如何把其中的获利,拿出来一部分缴到国库这边,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需求,这是楚凌必须要解决的。

宣课司就是做这些事的。

对于那些偷税漏税的,甚至是避税逃税的,要是查不到就没事,可一旦要查到,那势必是顶格重罚。

你可以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一次没查到你,两次,三次,四次都行,可只要是查到了,就做好被重罚的准备的。

也是这样,使得宣课司在朝野间被很多人抨击,但对于这样的抨击,楚凌并没有在意,不可能说什么好处全都占了,叫你为这个国朝出些力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如果人人都是这种想法,那大虞就没有安稳一说,一旦有内叛外敌出现,没有了安稳的秩序,一切都是零。

当然治理一个国朝,不能只从赋税这一个层面考虑,在别的层面,更多领域,都是要涉及到的,这考验的就是统治者及统治阶层,在过去,包括以后,楚凌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体系完善,叫制度明确,叫特权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虞繁荣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