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页)

 是不可能在当时收缴到足够的税粮的! 

 因为在将税粮装车前都要由当地知府衙门核实数目。 

 在准确无误记录在盖有朝廷印章的奏疏上! 

 只有这般操作后税粮才能上路。 

 即使后期找补那数目一定和当时记录的对不上。 

 这样操作的目的就是能让朱元璋快速发现问题。 

 但这几年的镇江账目他可是看了无数遍,没有任何问题。 

 反而相比较前几年还有一定的增长。 

 他为此还特地嘉奖了郭济一番。 

 现在看来自己又变成了个笑话! 

 见朱元璋这番问后,杨宪也是从袖口内拿出两张奏书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打开后和朱标细细察看但并未发现不妥。 

 这时候杨宪又从袖口拿出了一张新的奏书交给了两人。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看向杨宪。 

 “你给咱那一张空白的文书是何意?不过这文书为何已经盖上了章呢” 

 听到朱元璋的疑惑杨宪解释道。 

 “上位这并非一张空白的文书,上面有字,只是上位看不见罢了! 

 这是这几天从镇江上税队伍中搜出来的。 

 这份空白文书本来就是要交给上位的! 

 只是早了些罢了! 

 若不是这次正巧赶上上缴税粮的时候,恐怕调查起来还有些困难。” 

 朱元璋和朱标听完同时一愣,但两人都是聪明人没过多久就反应了过来。 

 朱元璋直接气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将面前的空白文书撕成了碎片! 

 脸色瞬间就涨红了。 

 指着杨宪说道。 

 “他娘的还有啥全部给咱说!” 

 “经过影子的调查,这种方法并非郭济一人在使用。 

 一般来说地方到朝廷税粮肯定会有损耗,所以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先不写具体数目。 

 反而是先盖章。 

 直至到了应天后才会书写继续数目。 

 这是大部分官员心照不宣的事情,如果不是在进京前查获。 

 不可能会发现有什么问题!” 

 听着杨宪的解释,朱元璋就觉得一阵气血上涌直接骂道。 

 “他娘的都该杀,一个个的都在骗咱! 

 都觉得咱查不到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