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2页)

 见众人没有啥意见,朱元璋就朝着站在旁边的老朴使了个眼色。 

 老朴见状也是拿出了一份金色圣旨开口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念宗社之重,必隆亲亲之义。 

 皇弟朱九,秉忠贞之性,负经纬之才,辅朕于庙堂,屡建殊勋。特颁纶音,昭示褒崇。 

 一曰「献盐法以利万民」。昔江淮盐浊,民苦其涩。 

 尔潜心研制,创九转筛盐之术,雪晶盈釜,咸芳透骨。 

 盐政为国之命脉,此法既行,官廪丰而市价平,百姓咸颂「明王盐」之功,实堪载诸盐铁志。 

 ……(想得头疼) 

 兹依祖制,行封赏典: 

 一、进封「奉天明王」,赐九旒玄冕、五爪团龙绛纱袍,赞拜不名; 

 二、岁禄万石,赐凤阳故邸扩建王府,准用亲王仪卫; 

 三、置明王府护军三千,火器甲胄直隶兵部拨发; 

 四、盐课提举司增设精盐使,专掌九转筛盐法,世袭罔替。 

 於戏!河山带砺。 

 尔其恪守臣节,毋负朕推心之托。 

 钦哉。 

 这道圣旨说出来后,整个奉天殿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没有任何一个人发言。 

 就连朱九都懵了,封王是他可以猜到的。 

 但是封的竟然是明王? 

 这就有点过分了,这个字意义太过于特殊。 

 他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朱元璋给拉了过去。 

 并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便直接问道。 

 “怎么都不说话啦?咱的圣旨你们可曾听到?” 

 直到朱元璋这话落下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但依旧没有个人开口说话,都在等着有个人能跳出来让自己看看情况。 

 但在场的人又不傻,前面那个御使的血还是热的呢。 

 现在才出去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而朱元璋也并没有着急。 

 而是双眼不停的扫视着下方的众人。 

 不知为何他的眼神中还带着一丝期待。 

 但始终没有人跳出来。 

 最后还是徐达率先站出来开口。 

 “陛下圣明,臣等接旨,见过明王殿下!” 

 有了徐达的开头,宋濂,李善长也站起来出来。 

 直至最后全票通过,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唱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