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第2页)

听到徐勇茂的话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足足缓了半刻钟的时间这才回过神来。

见朱九没有说话,徐勇茂也是接着说道。

“高祖,据说当年您消失后,妙清先祖这一生都没有嫁。

而是日夜守着您的画像发呆,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最后就连辉祖先祖相见妙清先祖都是颇为不易。”

说着徐勇茂便直接从怀中拿出了一份金书。

朱九缓缓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金书,看了起来。

洪武二十七年腊月廿三,雪霰交加。

妾倚窗独坐,烛泪凝红,案头旧笺斑驳,皆君昔年手书。

自君征倭海隅,迄今已十又二载矣。

犹记离时,君着玄甲,佩青釭,于徐府后园折梅相赠,言。

“待我归来,定以十里红妆娶卿。”

彼时妾方及笄,鬓间斜插君所赠羊脂玉簪

“愿效鹣鲽,生死相随。”

岂料倭岛狼烟起,战船蔽海,君一去杳如黄鹤。

妾每日登朱雀楼远眺,见千帆过尽,皆非君归之舟。

今晨理妆,镜中惊见白发如霜,簪坠地而玉碎,恰如妾心之裂。

世人皆道妾痴,徐家女眷屡劝改嫁,妾但笑而摇头。

君可知,妾非不知人间烟火,实难忘后园梅下一诺也。

今夕雪愈急,妾体渐衰,恐大限将至。

唯愿黄泉路上,能遇君执灯相候。

若得重逢,定当诉尽相思,再不教离歌重唱。

君之玉佩,妾已系于颈间;君之诗稿,妾将焚以引路。

从此碧落黄泉,生死相依,再不分离。

妙清绝笔于病榻之上,泪痕浸透素笺。

窗外寒梅正放,暗香浮动,恍若君当年折梅时模样。(写哭了,绝对是好结局兄弟们!)

朱九的眼角一行清泪落下。

妙清那张绝美的面容出现在朱九的脑海中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要说朱九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非妙清莫属了。

不说永乐朝的就说洪武朝的妙清那也等了自己大几个月。

但对于朱九来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而是变得更加浑厚。

但朱九依旧跨不过去自己的那道坎。

他都变成现在这副老样了,有什么脸回去见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