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操作也不难。 

 先游离神经背侧四分之一,再处理腹侧。 

 这种方法仍然没有太好的视野,但,却能避免常规环形剥离引起的大损伤。 

 其余难点,同样有类似的取巧之法。 

 这便是经验之谈了。 

 也是为何赖光圳等人甘愿来临医向许秋求学。 

 因为这些诀窍,不跟在许秋身边,不观摩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仅仅靠自己总结的话,没有个十几年几十年的工夫根本做不到。 

 “这一步……” 

 就在这时,许秋一路检查下来,最后指向了变异静脉支。 

 赖光圳当时就有点紧张了:“许医生,有……有什么问题吗?” 

 他寻思着自己缝合得挺不错。 

 许秋直言道:“放在假人模型上,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这是真实的临床,你先前的操作会导致血管回缩至神经束间,最终无法止血。” 

 赖光圳瞳孔一缩。 

 他立马就明白过来,许秋揪的是他之前操作时的失误! 

 在处理变异静脉支的时候,他缝合的确出现了纰漏。 

 这让他心里吃惊不已。 

 二十五个人的考核,所有人的手术都同时进行,结果许秋还能精准地找出自己的问题? 

 许秋并不知道此时赖光圳的心理活动。 

 他脑海中默默地进行着计算着。 

 这次的评分,主要分为四个大类。 

 三十分,给神经束完整性。每损失百分之十,扣除六分。 

 而静脉支的应急止血时间和淋巴管修复率,都是二十分。 

 至于最后的三十分,则给整体的手术过程,以及各种操作细节。 

 最终算出赖光圳的得分:“八十三分。” 

 这个分数一从许秋口中出来,在场许多人就瞪大了眼睛。 

 第三轮也拿八十分,就有独立开刀的资格了! 

 可以考证了! 

 众人面面相觑。 

 哪怕知道赖光圳本来就是神经外科的权威教授,但……他才在许秋身边跟了多久而已。 

 数个星期,直接掌握了繁琐的颈七互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