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红楼考科举夜北星
32.拜师
万寿节过后,林黛玉的拜师礼就该筹办起来了。
林如海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只是碍于公务在身,不能前来京城,只派老管事送了银票和各色礼品来,托贾家帮忙筹办。
刘庸大名在外,贾政这样的读书人对他最是崇拜不过,收到妹夫的来信,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甚至专门和衙门请了假,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看这情形,王夫人心底不是滋味,颇有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这一日,贾政休假在家,特意唤人把王熙凤给叫过来,小到桌椅摆件大到宾客名单,一桩桩一件件都给问得明明白白,这才满意出门。
“自己家的事情不见上心,对别个倒是热情。”
他一走,王夫人啪就把茶盏磕在桌上,没好气地骂道,“人家是得拜名师了,可怜我的宝玉,整日里在书院磋磨。”
王熙凤还真是搞不懂自己这姑妈了,宝玉读书一累着点,她嚷得比谁都大声,看上去是不指望儿子功成名就的,怎么现在又来酸了。
寒窗苦读寒窗苦读,跟着刘庸学习,那可不是去享福的,保不住还要挨打手板子,万一宝玉叫苦叫累,她不得把刘庸给撕了。
“姑妈,瞧您这话说的,”心里不住腹谑,王熙凤脸上还是八面玲珑的笑模样,“宝兄弟在的书院可不是什么破锣地方,黄尚书家、蒋侍郎家、还有二姐儿未来的夫家刘家,可都把子弟送进去了。”
她徐徐道来,“对他们男儿来说,读书学习是重要,可结交人脉也不能落下啊,不然那些大人们怎么都把自家子弟送去?不就是为了那一二份同窗之情吗?”
“说得也是,”王夫人眉毛慢慢舒展开,“哎,林丫头才情是不错,我看她教着宝玉的样子,倒是有点像元春,也难为她愿意花功夫了。”
王熙凤:“…………”
她瞥了眼自家姑妈脸上藏不住的算计,顿时心底膈应。
外头都说她精明,要她说还是王夫人精明啊,林妹妹还没拜师呢,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已经想要她学些男子要考的,好教宝玉了。
若是宝玉不爱学了学不好了,只怕又成林妹妹的错了。
还扯什么元春,人元春是亲姐姐,林妹妹是什么,她这话传出去,外头还以为林妹妹与宝玉日日一块学书写字,有多亲密呢。
天知道,自从蒋嬷嬷来了以后,贾宝玉想进林黛玉院子,那可比登天还难。
王熙凤是有些觉得两个玉儿搭的,但眼下名不正言不顺的,哪能乱说毁了姑娘家清誉。
她一时间不太想待在这,只找理由请辞,“哎,这几日先是刘家,又是拜师礼,我真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才好。”
她笑着起身,“姑妈若是没什么交代的,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王夫人心不在焉地挥挥手,“辛苦你了,该休息的时候,还是得休息啊。”
“姑妈放心!”王熙凤笑着应下,转身就出了院子,平儿搀着她,摇了摇头,“二太太这样子,倒像是和林姑娘有多大仇怨一样。”
刘庸是名儒,林黛玉又教养在贾母名下,传出去了人家只会连贾家一块夸,夸他家女孩儿教养得好,才情出众。
元春不也是贾家的姑娘么,这事对王夫人有什么坏处不成?
王熙凤嗤笑一声,有些狭促地凑到她耳畔,“我这个姑妈啊,当真是眼皮子浅,出手又小气,半点不像个王家人。”
“让二太太听见,小心撕了你的嘴,”平儿晲她一眼,“说起来,王家太太们离京已经大半年了吧,也不知道年底还回不回来。”
“谁知道呢,”王熙凤昂眉,“中秋的节礼照常走就行,就算年节不回来,等过几年宝丫头成亲的时候自然会回来的,那可是亲外甥女。”
“行了,不说了。”回到院子里才进了屋,就看见几个管事嬷嬷已经候在外头等着回事了,王熙凤闭了嘴,只专心安排起来。
林妹妹这拜师礼,她可要给人办得风风光光的,也让外头人看看她王熙凤管家的本事!
***
到了正式拜师的那天,江家早早就来人了。
虽然没了诰命,但江家的家业已经被下旨返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江知渺眼下颇得圣宠呢,是以,往来的夫人们见着云夫人,都亲亲热热地凑上来寒暄。
云夫人多精明的人物,言笑晏晏间半点看不出离京多年的样子,很快与众人打成一片。
林如海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只是碍于公务在身,不能前来京城,只派老管事送了银票和各色礼品来,托贾家帮忙筹办。
刘庸大名在外,贾政这样的读书人对他最是崇拜不过,收到妹夫的来信,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甚至专门和衙门请了假,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看这情形,王夫人心底不是滋味,颇有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这一日,贾政休假在家,特意唤人把王熙凤给叫过来,小到桌椅摆件大到宾客名单,一桩桩一件件都给问得明明白白,这才满意出门。
“自己家的事情不见上心,对别个倒是热情。”
他一走,王夫人啪就把茶盏磕在桌上,没好气地骂道,“人家是得拜名师了,可怜我的宝玉,整日里在书院磋磨。”
王熙凤还真是搞不懂自己这姑妈了,宝玉读书一累着点,她嚷得比谁都大声,看上去是不指望儿子功成名就的,怎么现在又来酸了。
寒窗苦读寒窗苦读,跟着刘庸学习,那可不是去享福的,保不住还要挨打手板子,万一宝玉叫苦叫累,她不得把刘庸给撕了。
“姑妈,瞧您这话说的,”心里不住腹谑,王熙凤脸上还是八面玲珑的笑模样,“宝兄弟在的书院可不是什么破锣地方,黄尚书家、蒋侍郎家、还有二姐儿未来的夫家刘家,可都把子弟送进去了。”
她徐徐道来,“对他们男儿来说,读书学习是重要,可结交人脉也不能落下啊,不然那些大人们怎么都把自家子弟送去?不就是为了那一二份同窗之情吗?”
“说得也是,”王夫人眉毛慢慢舒展开,“哎,林丫头才情是不错,我看她教着宝玉的样子,倒是有点像元春,也难为她愿意花功夫了。”
王熙凤:“…………”
她瞥了眼自家姑妈脸上藏不住的算计,顿时心底膈应。
外头都说她精明,要她说还是王夫人精明啊,林妹妹还没拜师呢,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已经想要她学些男子要考的,好教宝玉了。
若是宝玉不爱学了学不好了,只怕又成林妹妹的错了。
还扯什么元春,人元春是亲姐姐,林妹妹是什么,她这话传出去,外头还以为林妹妹与宝玉日日一块学书写字,有多亲密呢。
天知道,自从蒋嬷嬷来了以后,贾宝玉想进林黛玉院子,那可比登天还难。
王熙凤是有些觉得两个玉儿搭的,但眼下名不正言不顺的,哪能乱说毁了姑娘家清誉。
她一时间不太想待在这,只找理由请辞,“哎,这几日先是刘家,又是拜师礼,我真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才好。”
她笑着起身,“姑妈若是没什么交代的,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王夫人心不在焉地挥挥手,“辛苦你了,该休息的时候,还是得休息啊。”
“姑妈放心!”王熙凤笑着应下,转身就出了院子,平儿搀着她,摇了摇头,“二太太这样子,倒像是和林姑娘有多大仇怨一样。”
刘庸是名儒,林黛玉又教养在贾母名下,传出去了人家只会连贾家一块夸,夸他家女孩儿教养得好,才情出众。
元春不也是贾家的姑娘么,这事对王夫人有什么坏处不成?
王熙凤嗤笑一声,有些狭促地凑到她耳畔,“我这个姑妈啊,当真是眼皮子浅,出手又小气,半点不像个王家人。”
“让二太太听见,小心撕了你的嘴,”平儿晲她一眼,“说起来,王家太太们离京已经大半年了吧,也不知道年底还回不回来。”
“谁知道呢,”王熙凤昂眉,“中秋的节礼照常走就行,就算年节不回来,等过几年宝丫头成亲的时候自然会回来的,那可是亲外甥女。”
“行了,不说了。”回到院子里才进了屋,就看见几个管事嬷嬷已经候在外头等着回事了,王熙凤闭了嘴,只专心安排起来。
林妹妹这拜师礼,她可要给人办得风风光光的,也让外头人看看她王熙凤管家的本事!
***
到了正式拜师的那天,江家早早就来人了。
虽然没了诰命,但江家的家业已经被下旨返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江知渺眼下颇得圣宠呢,是以,往来的夫人们见着云夫人,都亲亲热热地凑上来寒暄。
云夫人多精明的人物,言笑晏晏间半点看不出离京多年的样子,很快与众人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