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锦绣未央8(第3页)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即使知道你可能只有两年..."

 

"正因如此。"他打断我,"每一天都弥足珍贵。"

 

这一刻,所有的顾虑、犹豫都烟消云散。我倾身向前,轻轻贴上他的唇:"我愿意。"

 

他从颈间取下一枚古朴的玉佩,挂在我脖子上:"这是我母亲的遗物,现在它是你的了。"

 

玉佩温润如水,带着他的体温。我知道,在这时代,这相当于正式的定情信物。

 

"我会珍惜它,如同珍惜你。"我郑重承诺。

 

天光微亮时,李未央醒了,坚持要替拓跋浚守班。他拗不过,只好躺下休息。我虽疲惫,却仍和李未央一起守在门边。

 

"季姐姐,"她突然小声问,"你告诉高阳王了?关于... 你的来历?"

 

我点点头:"他相信了。"

 

"真好。"她微笑,"你们很般配。"

 

"未央..."我犹豫片刻,"你和拓跋翰..."

 

"只是权宜之计。"她迅速打断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救我,我感激,但仅此而已。"

 

我识趣地不再追问。太阳升起后,拓跋浚醒来,我们简单吃了些干粮,继续向北行进。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昼伏夜出,躲避着无处不在的追兵。偶尔能从山间看到官道上的兵马调动,显然拓跋余已经全面掌控了平城。

 

第四天傍晚,我们终于在一个隐蔽的山谷中与拓跋翰汇合。他伤势恶化,却仍强撑着制定了下一步计划。

 

"东平王的回信到了。"他递给我们一封密信,"他已集结边军,十日后抵京。但我们需要在此之前制造内乱,分散拓跋余的注意力。"

 

"如何制造?"拓跋浚问。

 

拓跋翰看向我:"季小姐,你说过知道未来。那么,你知道拓跋余最害怕什么吗?"

 

我思索片刻,突然灵光一闪:"民心!历史上太武帝之所以能稳坐江山,是因为他重视民生。拓跋余残暴不仁,最怕百姓反抗。"

 

"正是。"拓跋翰点头,"我已派人暗中在平城散布消息,说拓跋余为谋反而制造旱灾,还勾结柔然。再加上那些密信内容..."

 

"会引起民愤。"拓跋浚接话,"但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更直接的导火索。"

 

"未央。"我突然说,"你还记得我们在李府发现的那份名单吗?上面有各州郡参与谋反的官员名字。如果我们能联络那些没有参与的..."

 

"挑拨离间!"李未央眼睛一亮,"让他们内讧!"

 

计划就此敲定。拓跋翰负责联络东平王和军中旧部;李未央则利用她经商时的人脉,暗中传递消息;我和拓跋浚则前往邻近州郡,策反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

 

临行前夜,我们围坐在篝火旁,沉默不语。明日就要分道扬镳,前途未卜。

 

"无论结果如何,"拓跋翰突然举杯,"能与众位并肩而战,是我拓跋翰的荣幸。"

 

我们以水代酒,一饮而尽。李未央眼中泪光闪动,却倔强地不让它落下。

 

"七弟,"拓跋浚郑重道,"保重。"

 

拓跋翰难得地笑了:"三哥也是。别忘了,你还欠我一个王妃。"

 

我疑惑地看向拓跋浚,他尴尬地咳嗽一声:"小时候的玩笑话... 我说将来要娶个天仙般的姑娘气死他。"

 

这小小的玩笑缓解了离别的沉重。夜深人静时,我悄悄将一份写满现代战术和策略的绢帛塞进李未央的行囊——这是我这些日子凭记忆写下的,或许能帮到她。

 

黎明时分,我们分头出发。李未央扶着拓跋翰向东,而我和拓跋浚向西。分别的那一刻,我回头望去,只见晨光中,李未央也正回头看我。我们相视一笑,无需言语。

 

山路蜿蜒,前路茫茫。但这一次,我不再恐惧。无论历史如何改变,无论未来怎样书写,至少此刻,我并非孤身一人。

 

拓跋浚牵起我的手:"走吧,我的历史学者。让我们一起,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