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战长沙2(第3页)
薛宁斟酌着词句:\"学些急救知识总是好的,万一有空袭...\"
\"就是就是!\"胡湘湘抢着说,\"薛姐姐说我有天赋,学得快!\"
胡湘君无奈地摇摇头:\"那你们要小心,别惹事。\"她转向薛宁,\"薛小姐,湘湘性子直,说话冲,您多担待。\"
\"湘湘很聪明。\"薛宁真诚地说,\"学医需要胆大心细,她两者兼备。\"
第二天一早,薛宁和胡湘湘来到城防司令部。那是一处改建的旧衙门,门口站着持枪哨兵。胡湘湘既兴奋又紧张,紧紧抓着薛宁的手臂。
顾清明亲自带她们去了医务室——一间简陋的大屋子,几张木床上铺着洗得发白的床单,药柜里的药品寥寥无几。
十来个士兵和几名平民志愿者已经等在那里。薛宁注意到角落里站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性,约莫四十岁左右,穿着护士服。
\"这位是教会医院的安娜护士长。\"顾清明介绍道,\"她自愿来协助培训。\"
安娜上前一步,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我听说了薛小姐的事迹,很荣幸向您学习。\"
薛宁顿时压力倍增。她原本打算教些最基本的急救,但现在有专业医护人员在场,太基础的内容会显得可疑。
\"不敢当,互相学习。\"她谦虚地说,然后转向众人,\"今天我们学习创伤处理和止血技术。\"
培训开始后,薛宁逐渐进入状态。她巧妙地将现代急救知识与当时已有的医疗条件结合,演示了如何用干净布条加压止血、如何制作简易夹板、如何搬运伤员避免二次伤害。
当讲到伤口清洁时,她强调必须用煮沸的水和干净布,最好用酒或盐水消毒。安娜护士长惊讶地问:\"您认为看不见的小生物会导致感染?\"
薛宁这才想起,虽然巴斯德已经提出细菌理论,但在中国普通医院还未普及。\"是的,这是我老师的研究成果。\"她顺势把功劳推给\"老师\"。
培训持续到中午。结束时,顾清明邀请薛宁和安娜一起用午餐。在司令部简陋的食堂里,安娜不断询问薛宁的医学观点,薛宁不得不小心应对,既要显得专业,又不能太过超前。
\"薛小姐对败血症的治疗有什么看法?\"安娜突然问。
薛宁知道这个问题是个陷阱——抗生素在此时尚未广泛应用。\"主要是预防,严格消毒和及时清创。\"她谨慎地回答,\"另外,我老师曾实验过某些霉菌提取物对抑制感染有效...\"
\"真的?\"安娜眼睛一亮,\"我也读过弗莱明爵士关于青霉素的论文,但提取太难了。\"
薛宁暗自松了口气——幸好安娜知道青霉素,否则她可能说漏嘴。
午餐后,安娜先行离开。顾清明送薛宁到门口,忽然问:\"薛小姐的老师是谁?我对医学也有些兴趣。\"
薛宁心跳漏了一拍:\"张教授,不过他在南京...恐怕已经...\"她故意没说下去,让顾清明自己联想。
顾清明果然神色一肃:\"抱歉。战时多少人才凋零...\"
回胡家的路上,胡湘湘异常安静。直到快到家时,她才突然问:\"薛姐姐,你真的只是医学院学生吗?\"
薛宁心头一跳:\"为什么这么问?\"
\"你今天讲的那些,安娜护士长都不知道。\"胡湘湘认真地说,\"而且你看伤口的眼神...就像我爹看他的古董表,又专注又...又心疼。\"
薛宁不知如何回答。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姑娘,观察力竟如此敏锐。
\"湘湘,有些事我暂时不能说。\"她最终选择部分坦白,\"但我保证,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人。\"
胡湘湘盯着她看了几秒,然后出乎意料地笑了:\"我信你。不管你是谁,你救了小满,救了巷子里那么多人,你就是好人!\"
薛宁眼眶一热。在这个陌生的时空,这份单纯的信任比什么都珍贵。
当天晚上,薛宁在油灯下整理她回忆起来的现代医学知识,特别是能用当时条件实现的部分。突然,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她警觉地抬头,看见一个信封从窗缝滑进来。打开后,里面是一张便条:
\"明日午时,岳麓书院旧址。事关你真实身份。——c\"
薛宁的手微微发抖。c,显然是顾清明。他发现了什么?这是试探还是陷阱?
她将纸条凑近油灯,火苗瞬间吞噬了纸张,就像吞噬着她在这个时空脆弱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