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战长沙5(第2页)

 

\"家世帮了些忙。\"顾清明难得地露出一丝自嘲,\"不过战场上,子弹不认识你是谁的儿子。\"

 

薛宁第一次听他谈起自己,不禁好奇:\"为什么从军?\"

 

顾清明沉默片刻:\"国家危亡,总要有人站出来。\"他抬头看向远处,\"我大哥死在淞沪会战,二哥在南京...失踪。\"

 

薛宁胸口一紧。她知道\"南京失踪\"在1938年意味着什么。下意识地,她伸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腕:\"对不起。\"

 

顾清明似乎对她的触碰有些意外,但没有抽回手:\"你呢?为什么学医?\"

 

薛宁想起自己选择医学的初衷:\"为了救人。虽然...有时候救不了所有人。\"她想起现代医院里那些因各种原因逝去的生命,和眼前这个时代无数在战火中消逝的普通人。

 

两人沉默地站在银杏树下,某种无需言语的理解在空气中流动。

 

\"对了,\"顾清明突然说,\"军政部那边暂时不会来打扰你了。我父亲...打了招呼。\"

 

薛宁这才明白为何刘处长之后再没出现。\"谢谢你。不过...你父亲知道我的事?\"

 

\"只知道你是个医术高明的女医生,救了不少人。\"顾清明看向她,\"至于其他...那是我的秘密。\"

 

薛宁心头一热。他在保护她。

 

\"我该回去了,还有病人等着。\"她最终说。

 

顾清明点头:\"我晚上来检查防疫工作进展。\"顿了顿,又补充,\"公事。\"

 

薛宁忍不住微笑:\"当然,公事。\"

 

回到临时病房,胡湘湘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薛姐姐,顾长官又来找你啦?\"

 

\"工作上的事。\"薛宁故作严肃,\"别瞎想。\"

 

\"我才没瞎想呢!\"胡湘湘笑嘻嘻地递过病历本,\"不过顾长官最近来医院的次数可真多,比卫生处的巡查员还勤快。\"

 

薛宁轻拍她的头:\"专心学习。今天教你静脉注射。\"

 

接下来的日子,薛宁全身心投入医院重建和医疗改革。在她的推动下,教会医院率先建立了系统的消毒流程:所有器械必须高温蒸煮,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用肥皂洗手,伤口处理必须戴消毒手套...这些在现代医院司空见惯的措施,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改变。

 

起初,不少老医生和护士抵触这种\"麻烦\"的做法,但当一个星期后,医院感染率下降了60%,反对声很快变成了钦佩。薛宁趁机开办培训班,系统地教授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技巧,学员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普通市民。

 

\"战争时期,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命者。\"她在开班仪式上说。

 

顾清明几乎每天都会\"恰好\"路过医院。有时带来紧缺的药品,有时只是简单询问有什么需要。薛宁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甚至开始期待那抹军绿色的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

 

一个寒冷的夜晚,薛宁加班整理病历。胡湘湘早已回去休息,医院大部分区域已熄灯。她捧着油灯穿过后院时,隐约看到角落里有一点火光。

 

出于警惕,她悄悄走近,发现是顾清明独自蹲在墙角,面前是一个小小的铁盆,里面烧着纸钱。火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照亮了那双平日坚毅此刻却盛满悲伤的眼睛。

 

\"...王连长,李排长,兄弟们...\"他低声念着一个个名字,\"安息吧...我会照顾好你们的家人...\"

 

薛宁屏住呼吸,不敢打扰这私人时刻。她从未见过这样的顾清明——卸下所有军人面具,只是一个悼念战友的普通年轻人。

 

一片落叶飘到铁盆里,火苗猛地窜高。顾清明抬头,正好看到站在阴影中的薛宁。

 

两人四目相对,薛宁尴尬地想要退开,顾清明却轻声说:\"来一起烧些纸钱吧。\"

 

薛宁默默走过去,蹲在他身边。顾清明递给她一叠纸钱:\"今天是我们团在徐州突围一周年的日子...三百二十七个兄弟,只活下来五十六人。\"

 

薛宁将纸钱一张张放入火中,看着它们化为灰烬:\"你很爱你的士兵。\"

 

\"他们信任我。\"顾清明盯着火焰,\"而我带他们走向死亡。\"

 

\"你带他们为国家和人民而战。\"薛宁轻声说,\"这是军人的荣耀。\"

 

顾清明转头看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你说话...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薛宁心跳漏了一拍——她又一次暴露了。但顾清明没有追问,只是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很大,掌心有枪茧,却异常温暖。

 

\"手这么冷。\"他皱眉,\"你该多穿点。\"

 

\"南方人,不习惯湖南的冬天。\"薛宁试图开个玩笑,声音却有些发抖——不是因为冷。

 

顾清明脱下自己的军外套披在她肩上:\"别着凉。\"

 

就像那天早晨在医院台阶上一样。薛宁裹紧带着他体温和气息的外套,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在这个陌生的时空,这个曾经怀疑她的男人,竟成了最理解她的人。

 

\"回去吧,很晚了。\"顾清明站起身,顺手拉她起来。

 

他们并肩走回医院后门,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