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武媚娘传奇7(第2页)

 回到尚药局,我的职位果然已被降为普通司药,药库钥匙和独立诊室都被收回。更糟的是,同僚们对我这个"武媚娘党羽"明显疏远。唯一的好消息是,芸儿等几个旧日交好的宫女还在,愿意继续做我的耳目。

 傍晚,我悄悄来到景仁宫,将今日遭遇如实告知武媚。

 "王皇后想用我制衡萧淑妃?"武媚冷笑,"萧淑妃想毒害我?"她接过瓷瓶,眼中寒光闪烁,"好得很,这两笔账我都记下了。"

 "媚娘,现在怎么办?萧淑妃若发现我没下毒......"

 "别担心,"她胸有成竹,"我会让圣上派心腹太医定期为我诊脉,你就不必再负责我的医药。至于王皇后那边......"她神秘一笑,"我自有办法应付。"

 "什么办法?"

 "投其所好。"武媚从柜中取出一卷佛经,"王皇后信佛,我会表现得虔诚温顺,主动向她请安诵经。至于萧淑妃......"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不是第一个想毒害我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看着她的神情,我突然意识到,眼前的武媚已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保护的才人。感业寺的一年,让她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宫廷斗士。

 "姐姐,"她突然握住我的手,"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

 "查清萧淑妃与术士往来的证据。"她压低声音,"我收到消息,她确实在行厌胜之术,地点很可能在她寝殿后的密室。"

 我心头一震。厌胜之术在唐代是大罪,若真能坐实,萧淑妃必倒无疑。但潜入嫔妃寝殿搜查,风险极大。

 "我试试。"最终我还是答应了,"但需要时间。"

 "三个月。"武媚直视我的眼睛,"三个月内,我要看到萧淑妃倒台。"

 三个月!这不正是铜镜给我的期限吗?是巧合还是......

 离开景仁宫,我在御花园僻静处停下,取出铜镜。镜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没有任何新信息。但三个月这个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

 接下来的日子,我如履薄冰地周旋于各方之间。对王皇后,我定期汇报武媚的"忠心";对萧淑妃,我谎称已在武媚饮食中下药;对武媚,我则暗中调查萧淑妃的罪证。

 一个月后,转机出现了。武媚被诊断有孕,李治大喜过望,晋封她为昭仪,地位仅次于四妃。这一跃升震惊后宫,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意识到,她们可能唤醒了一个更可怕的对手。

 "恭喜媚娘。"诊脉确认孕情后,我由衷道贺。

 武媚轻抚尚未显怀的腹部,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这孩子来得正是时候。姐姐,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请讲。"

 "圣上近来头痛频发,太医的药无效。我想推荐你去看诊。"她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个接近圣上的好机会。"

 我心头一跳。她这是要我在李治面前为她美言?"我尽力而为。"

 "不,不只是这样。"她凑近我耳边,"圣上最近为关中大旱忧心,你若能解决此事......"

 "我?解决旱灾?"我惊得差点咬到舌头。

 "姐姐懂那么多新奇知识,说不定有办法。"她眼中满是期待,"若你能在此事上立功,我在圣上面前说话就更有分量了。"

 我苦思冥想了一整夜。现代人如何解决古代旱灾?人工降雨不现实,但一些水利工程或农耕技术或许可行。我回忆起大学时选修的《中国古代农业史》,唐代关中地区确实常受旱灾困扰,后来宋元时期的一些灌溉技术或许可以提前引入?

 几天后,李治果然召我入两仪殿诊病。他比一年前更加消瘦,眉间紧锁着深深的忧虑。

 "季司药,"他虚弱地开口,"朕这头痛......"

 "陛下是忧思过度,肝阳上亢。"我诊脉后道,"臣妾可调制一种药枕,内装决明子、菊花等安神药材,或可缓解。"

 李治点点头:"听闻爱卿医术不凡,武昭仪多次举荐。"提到武媚,他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武昭仪对陛下情深义重。"我趁机道,"她常对臣妾说,恨不能为陛下分忧,尤其是近日关中大旱......"

 李治叹息:"连年旱灾,百姓流离。朕命人开仓放粮,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臣妾斗胆,"我小心翼翼地说,"家父曾任地方小吏,曾言关中农事可效仿蜀中,开凿小型沟渠,引山泉灌溉。又闻西域有'坎儿井'之法,可引地下水......"

 李治眼前一亮:"爱卿竟懂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