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小巷人家2(第2页)

 "对啊,同济大学建筑系,今年大三了。"庄筱婷骄傲地说,"他画的图可好看了,得过奖呢!"

 林小满心中一动。建筑是她最熟悉的领域,也许通过这个共同点,她能找到一些归属感。

 回到小巷,林小满没有直接回庄家,而是先去了分配给她的小单间。那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一张木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具。墙上贴着已经发黄的年画,窗户上的玻璃裂了一道缝。

 她刚坐下没多久,敲门声响起。

 "小林同志,我妈让我给你送点热水。"庄筱婷提着热水壶站在门口,"你吃饭了吗?要不要来我家吃?"

 林小满本想拒绝,但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跟着庄筱婷去了庄家。

 庄家的晚饭简单而温馨:炒青菜、腌萝卜、一小碟咸鱼和一大碗番茄蛋汤。庄父庄超群已经回来了,正坐在主位上看报纸。庄图南居然也在,正帮着摆碗筷。

 "图南今天没课,回来拿点东西。"黄玲解释道,"小林,第一天上班还适应吗?"

 林小满低头扒饭:"不太好...组长说明天让我去后勤部。"

 "李秀英那张嘴啊,别往心里去。"黄玲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快吃,吃完让筱婷带你逛逛小巷,熟悉熟悉环境。"

 饭后,庄父回房备课,黄玲收拾碗筷,庄图南则去了书桌前继续画他的图纸。庄筱婷拉着林小满的手:"走,我带你认识认识邻居们!"

 小巷名叫仁孝里,住着十几户人家。庄家位于中段,是条件较好的两层小楼;林小满的单间在巷尾,属于纺织厂的职工宿舍;宋家则住在巷口,是一间平房,门口堆满了各种杂物。

 "宋家婶子的丈夫以前是厂里的技术员,工伤去世了,现在她和儿子住一起。"庄筱婷小声说,"宋向阳在机械厂上班,听说要结婚了,但没房子,所以老想占公共地方。"

 正说着,宋婶从屋里出来,看到两人立刻热情招呼:"哟,新邻居来串门啊!进来坐坐!"

 不由分说,她就把两人拉进了屋。宋家比林小满的单间大不了多少,却挤满了家具和杂物。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结婚照,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军装。

 "我儿子向阳,帅吧?"宋婶骄傲地说,"马上要结婚了,就是房子太小...哎,要是巷子里哪家能腾点地方就好了。"

 林小满立刻明白了她话中的暗示。正尴尬间,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宋家的!你们又把煤炉子放楼道了!这要是着火了怎么办?"是黄玲的声音。

 宋婶脸色一变,冲了出去:"我放一会儿怎么了?你们庄家不也经常放!"

 "我们那是白天用完了就收,你们这是整夜放着!多危险啊!"

 "危险?我看你是存心找茬!知道我儿子要结婚没地方,眼红是吧?"

 争吵声引来了更多邻居,有人劝架,有人帮腔,小巷顿时热闹起来。林小满拉着庄筱婷悄悄退出宋家,看到庄图南不知何时也出来了,正站在人群边缘皱眉。

 "又来了。"庄筱婷叹气,"这个月第三次了。"

 "因为房子问题?"林小满问。

 "嗯。宋向阳要结婚,但没房子,宋婶就想把公共厨房占一半给他们当新房。我爸不同意,说那是大家共用的地方。"

 林小满点点头。即使在21世纪,住房问题也是社会热点,更别说这个人均居住面积不足五平米的年代了。

 回到庄家时,争吵已经平息,但气氛依然紧张。黄玲在厨房重重地摔打着锅碗,庄父则坐在堂屋里生闷气。庄图南默默回了书桌前,继续画他的图纸。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走到庄图南身边。桌上的图纸是一栋现代风格的小楼设计,线条干净利落,功能分区合理,虽然手法还显稚嫩,但已经能看出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美感。

 "这是...图书馆?"林小满轻声问。

 庄图南惊讶地抬头:"你看得出来?"

 "平面布局很像,加上这些大开间的设计..."林小满指着图纸,"不过如果能在西侧增加一些遮阳设计就更好了,苏州夏天西晒很厉害。"

 庄图南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也懂建筑?"

 "略懂一点。"林小满谦虚地说,心里却在想:我可是拿了注册建筑师证的人。

 "你说的遮阳确实是个问题。"庄图南沉思道,"我在考虑用悬挑的混凝土板,但会影响立面效果..."

 "可以用穿孔铝板,既遮阳又透光,还轻便。"林小满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广泛应用这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