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报社日月兔

63. 引火烧身(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孟允抒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她见许昭一脸倦容,显然他也是刚刚被外面的动静吵醒。
 




    两人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便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接着,那声音猛地撞破房门,卷着一股寒风和点点烛火冲了进来,最终化作一道急促的女声:“夫人不好了,方才府上来了个报社的伙计,他说报社后院走水了!”
 




    “什么?”这句话顿时惊得孟允抒困意全无,她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几名丫鬟则忙着点亮桌上的油灯和烛火。
 




    许昭睡在外侧,他率先下了床问道:“他们查明走水原因了吗?”
 




    “还没有。”小丫鬟帮着孟允抒穿好外衣,“那伙计让我来通报夫人,让她快过去看看。”
 




    “好。”孟允抒应道,“你们告诉秋盈,让她就不要跟我去了,留在府中看家。”
 




    说话间,许昭也已经迅速打扮整齐,跟上孟允抒的脚步:“走,我和你一起去。”
 




    一行人十万火急地赶到黎民报社,孟允抒来到后院发现,报社值夜的伙计以及街坊邻居、接到报案赶来的衙役已经将火扑灭。或许是得益于救援及时,院中的几幢房屋并未受到太大的损伤,这让她稍稍松了口气。
 




    “孟社长,还有许大人。”为首的衙役上前拱手行礼,“我方才已经向这些伙计与周边民众了解过情况,目前走水的原因尚不明确。”
 




    他用几句话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孟社长,据你们报社这些值夜的伙计说,后院这些屋子是突然着起来的,而且报社的前后门都完好无损,并无被他人撬动或暴力破解的痕迹。若稍后证实报社走水并非他人所致,那就只剩下一种情况。”
 




    他得出结论:“近来天干物燥,极有可能是这些伙计疏于防范,险些酿成大祸。”
 




    “不可能。”许昭的反驳脱口而出,“黎民报社一向注重这些,从后院常备的那些水囊和沙袋就可见一斑,怎么可能——”
 




    “许郎。”孟允抒打断他的话,捏捏他的手提醒他,“这位大人也只是秉公办事,他并非有意怀疑我。”
 




    许昭这才意识到,由于他记着为孟允抒辩白,险些犯了徇私枉法的大错。
 




    “抱歉,是我失言了。”
 




    那衙役吓得脸色一白,连忙摆手道:“不妨事,许大人怎么能给我道歉?”
 




    说着,他有些为难地看向许昭,语气充满忐忑:“许大人,我知道您与孟夫人感情甚笃,您不愿让孟夫人蒙受冤屈,这些我都理解。可按照大胤律令……”
 




    衙役没有说出下半句,但孟允抒明白他的意思。
 




    按照现今的律法,失火算是重罪之一,在事件真相没有水落石出时,孟允抒作为报社的社长,当然要担负连带责任,与那些伙计们一同去县衙走一趟,向其证明自己与这场大火无关,并且已经预先做好了防火措施。
 




    见许昭和这名衙役都是左右为难,孟允抒赶紧出言解围,对许昭说道:“你放心,我只是去县衙录个口供。既然此事与我无关,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回来了。”
 




    衙役也赶紧作出保证:“对,孟社长言之有理。一旦我们查明真相,马上就会放她走。”
 




    许昭从来不干以权势压人的事,在执法断案时也不徇私情,可如今这两条原则却束缚着他留下孟允抒的念头。
 




    在孟允抒的劝说下,他也只好点头默许,让衙役们带走她。
 




    相比于许昭,孟允抒的心情显然更加微妙。
 




    当她被押上马车,左右都坐满了衙役时,这似曾相识的景象立刻让她回想起半年前被关进刑部大牢的经历。
 




    孟允抒自嘲地想,记者真是高危职业。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达成坐牢的成就,而不到一年时间,她就要二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