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报社日月兔

66. 时代

    回到许府后,孟允抒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内,不许任何人进入。
 




    为了理清思路作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她将当下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一一摆放在自己面前,试图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
 




    她遇见的第一个异常情况是那封恐吓信。从后面她遭遇的这些事来看,那封信的确是在警告她,不要再继续调查。
 




    这样一来就牵扯到了第二个问题。张府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它和那封恐吓信有关吗?
 




    目前孟允抒对张府还知之甚少,对于这个问题,她只能先暂时将问号留在原地。
 




    而她从张府回来后,就遇到了第三个疑问。孟允抒不知道报社纵火案的幕后黑手是谁,但显而易见,此人的目的与那封恐吓信相同,都是阻止她继续调查。这两件事甚至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综合以上信息,她反而更有必要深入调查。
 




    而这又恰恰与第四个问题有关。系统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发布那样的任务,并且给出数额巨大的任务奖励?
 




    从过往的经历来看,任务奖励的多少通常与任务完成后带来的正面影响力直接挂钩。然而,这次要是她按照系统的描述去完成任务,只会遭到民众的唾骂,这显然与那些丰厚的声望点背道而驰。
 




    不过,她停止调查也会对一部分人产生正面影响。他们正是那些被她触及利益的、不想让她继续调查的人。
 




    除非这些人的影响力能够大过民众,否则就难以解释这项任务中存在的矛盾。
 




    而对于孟允抒来说,哪些人有这样巨大的影响力,答案一目了然。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孟允抒在大脑中唤醒系统,开门见山地问道:“如果我再继续调查,是不是会触及朝廷中很大一批权贵的利益?”
 




    在系统索要了高额声望点后,它给出了肯定答复。
 




    孟允抒的神情凝重起来。看来,这件事的内情远比她想象得更复杂。
 




    显而易见,这次的调查难度是过去任何一件事都难以比肩的。如果她再继续探查真相,大概是真的会丢掉性命。
 




    而且,即使她能够圆满地完成调查任务并得到真相,以那些人的实力,她当真能动摇他们的根基吗?
 




    孟允抒扪心自问着,忽而发现自己手中的毛笔在不住地颤抖。
 




    一直以来,孟允抒都认为自己是个充满正义感且胆大包天的人,愿意为公正献出一切,哪怕是牺牲生命。但在这一刻她发现,原来自己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面对危险一样会恐惧、退缩乃至逃避。
 




    她握住自己冰凉的手指,做了一次深呼吸,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突然,那些走失孩童父母的面容浮现在她的眼前。在他们初次来找她时,每个人都面容沧桑、神情恍惚,眼泪一层一层地浸入他们面前的会谈桌。
 




    最后,每个人依旧是泪流满面地离开了报社,但那是饱含喜悦的泪水。
 




    如果当初她没有答应帮这些人找回孩子,她或许会因为愧疚而后悔一辈子。
 




    孟允抒自嘲地想,人果然不能太有良心。
 




    这样看来,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
 




    不过,孟允抒记得系统曾经告诉过她,如果她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超出一天,系统会倒扣她10点声望值。当声望值为负时,系统会自动与她解绑。
 




    与其等着它把自己的声望值慢慢扣光,她还不如趁早把余额花完,免得她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声望点被浪费。
 




    想到这里,孟允抒向系统提问道:“接下来我要继续去张府暗访,深入探查其幕后隐藏的秘辛。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