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报社日月兔

75. 怪圈

    当张府上下都亮起星星点点的烛火时,梅姨娘和夜幕一同如约而至。
 




    尽管孟允抒和她面对面地坐在桌前,但菡萏的离去成为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堵厚障壁,令她们一时相顾无言。
 




    过了半晌,梅姨娘率先打破了沉默。
 




    “菡萏的后事我已经料理完毕,目前她已经入土为安了。”
 




    询问过菡萏下葬的地点后,孟允抒又问道:“菡萏的本名叫什么?”
 




    为了遮掩菡萏的身份,张府自然不可能为她立碑,她的墓穴只能是一个无名坟茔。
 




    “她原名小荷。也正是因此,我才为她取了‘菡萏’之名。”梅姨娘垂眸说着,她的眼皮肿得厉害,几乎让孟允抒以为她在闭着眼睛。
 




    “小荷。”孟允抒念了一遍她的名字,而后点头道,“梅姨,待你解决掉我这个麻烦,还可以将‘菡萏’这一名号赐予府里新来的女子。”
 




    梅姨娘听得出她话中的挖苦,却无力为自己辩驳。
 




    “我只是没有想到,菡萏会如此决绝。虽说来府里的姑娘都要被迫做那些不光彩的事,可她们至少能活下去,甚至比外面还过得好些。”
 




    孟允抒知道,这些都要归功于梅姨娘。如果不是她向程玄平据理力争,那些姑娘的遭遇只会比现在更惨。正是因此,她不忍心对梅姨娘说重话。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梅姨娘是张府的管理者之一,而张府正是造成菡萏死亡的罪魁祸首。对于菡萏的离去,梅姨娘难辞其咎。
 




    末了,孟允抒只说了一句话。
 




    “不是所有人都只求活着。”
 




    这句话似乎让梅姨娘深受触动,她抬眼望向孟允抒,可最终没有开口。
 




    孟允抒叹了口气,直入正题。
 




    “梅姨,你应当明白,能救这些姑娘的人不是我,而是你。你若是不愿意弃暗投明,之后一定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如果梅姨娘的信念没有发生动摇,她今晚就不会来找孟允抒相谈。这个契机是菡萏用性命换来的,她必须抓紧时间说服梅姨娘。
 




    “菡萏笃信你是个好人,她认为你做这些事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孟允抒注视着梅姨娘,“程大人到底对你有多重的恩情,值得你这样抛却良知追随他一同作恶?”
 




    这句疑问在房间中回荡许久,终于叩开了梅姨娘的心门。
 




    “我和他之间的事,要从三十余年前说起。那时的玄平还年轻,尚未考取功名,更别说入朝为官了。”梅姨娘低声说道,“当时他不是现在的这般模样,我也不是。没有人叫我‘梅姨娘’,旁人都称呼我的名字,‘雪梅’。”
 




    孟允抒见梅姨娘的意志有所松动,便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她讲述下去,生怕自己会惊扰到她。
 




    “在我十四岁那年,我爹离世后,我便彻底没了依靠,就去街上的各个坊间打听,看看能不能寻到一份糊口的差事。可是,我是穷人家的女儿,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有一技之长,力气又比不上那些身强体壮的男子,所以屡屡碰壁。”
 




    孟允抒来到胤朝已经将近一年,她自然明白女子从业有多艰难。
 




    “寻不到差事也就罢了,可那些人还对我冷嘲热讽,我也时常能听到各种污言秽语,更有甚者直接对我动手动脚。”梅姨娘叙述道,“他们说,我什么都不会,却有一副好皮囊,那倒不如干脆去做皮肉生意,那样来钱还快些。”
 




    孟允抒推测,这些话是梅姨娘美化后的版本,实际上他们说的比这还要难听千万倍。
 




    “后来,有一次我被几个流氓缠上脱不开身,恰巧被正在逛街的玄平撞见,他便出手相救,和他的家仆一同打跑了那些人。”梅姨娘自嘲地笑笑,“这像是个话本小说里的俗套情节,可事实的确如此。”
 




    “在救下我后,玄平问我为何会惹上那群人,我便将我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于是他对我说,既然我寻不到差事,不如索性随他去程府当丫鬟,反正程府家大业大,多养活一张嘴根本不在话下。”
 




    孟允抒点点头:“所以你同他去了程府?”
 




    梅姨娘给出了肯定答案。
 




    “在我入府之初,我不懂府里的规矩,又因为笨手笨脚而闯下不少祸事,可玄平非但不生气,反而每次都替我打掩护,时常为我撑腰,力排众议地让我留下。”
 




    对那个时候的梅姨娘来说,程玄平的确是她唯一的贵人。
 




    “除此之外,玄平在闲暇之余还和几位先生一同教我各种本领。为了不辜负他的期望,也为了多些傍身的饭碗,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针灸推拿,我都一一学了下来,也见了不少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