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开医馆我就是个保底命

第45章 不爱圣贤爱农书!(第2页)

 沈禾恍然大悟:“难怪我试过那么多方法,还是搞不清虫害从何而来。原来病根在肥里!”

 徐妙云在一旁听得入神:“这么说,三格化粪池不仅能防病,还能让肥力更好?”

 马淳点头:“正是。经过发酵,肥力更温和持久,庄稼吸收得更好。”

 沈禾如获至宝,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记下。

 马淳瞥见那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农事心得,字迹工整清晰。

 “沈先生若有兴趣,我可以多讲些西域的农耕技术。”马淳说道。

 沈禾激动得连连作揖:“求之不得!神医肯指点,是沈某的福气。”

 三人找了处树荫坐下。

 马淳从药箱中取出几包种子,一一摊开在石板上。

 “这是红薯藤,要斜插在垄上,保持间距。土豆要切块,每块留两个芽眼……”他详细讲解着每种作物的种植要点。

 沈禾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

 马淳发现他的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沈先生种过多少种作物?”马淳忍不住问道。

 沈禾想了想:“常见的稻麦豆类自不必说,我还试种过西域传来的胡麻、苜蓿,南方的甘蔗、棉花。可惜有些水土不服,长得不好。”

 马淳眼前一亮:“若有机会,我想请沈先生帮我管理这片试验田。新作物需要细心照料,一般人恐怕难以胜任。”

 沈禾惊喜交加:“神医信得过,沈某定当竭尽全力!”

 徐妙云笑道:“有沈先生这样的行家帮忙,新作物一定能试种成功。”

 正说着,几个农人扛着锄头走来,见到马淳立刻放下工具行礼。

 “多谢神医救命之恩!”为首的汉子声音洪亮,“要不是您,我们庄子不知要死多少人。”

 马淳连忙扶起他们:“举手之劳,不必如此。”

 农人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激之情,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照料神医的新作物。

 沈禾趁机宣布:“从今日起,这片田专门试种神医带来的高产作物。大家都要用心,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农人们轰然应诺,干劲十足。

 夕阳西下,马淳和徐妙云告别沈禾,踏上归途。晚风拂过稻田,掀起层层绿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