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南宫月的凡间美食纪录片
庆历不知道多少年惊蛰,辣风镇的樱花刚落满青石板路,央视的邀请函就随着一阵辣风飘进了颠倒之城。烫金信封上“《舌尖上的麻辣》纪录片特邀顾问”几个字,在南宫月指尖泛着奇异的光——信封边缘用九黎文绣着细小的辣椒图腾,显然是知晓她身份的人所送。
“凡间的电视台?”南宫月捏着信封皱眉,辣魂剑在鞘中轻鸣,似乎对“顾问”二字颇为不满。陆小癫从她身后探出头,叼着半串麻辣灵虾干,眼睛亮得像两盏辣椒灯笼:“这可是传播麻辣文化的好机会!想想看,全凡间都能看到你用飞剑切毛肚,多酷!”
苏妄言恰好路过,剑穗上的烤鸡玩偶正抱着颗草莓糖打盹,闻言冷淡开口:“小心被凡人当作妖孽。”话虽如此,却在转身时,将枚刻着“切丝如发”的玄铁刀片放在了桌案上——那是玄剑司特制的厨刀,据说能斩断混沌丝线。
南宫月最终还是应了邀请。开机仪式定在四川成都的老火锅店“辣魂居”,当她身着改良的辣椒红劲装出现在镜头前时,整个剧组都看呆了。导演张导搓着手感叹:“南顾问这气质,活脱脱从武侠片里走出来的麻辣仙子!”
第一组镜头拍摄“灵气炒料”。南宫月站在百年老灶前,辣魂剑化作银丝缠绕在指尖,指尖凝出的黑红色灵火舔舐着锅底。当郫县豆瓣与糍粑辣椒下锅时,她手腕轻转,灵火突然分成八股,在锅中画出九黎巫阵的轨迹,豆瓣的醇厚与辣椒的辛烈瞬间交融,冒出的香气竟在半空凝成只麻辣灵虾虚影。
“卡!完美!”张导举着对讲机大喊,“南顾问,您这炒料手法有名字吗?”
南宫月收剑入鞘,额角沁出细汗:“九黎古法,叫‘八卦炒料术’。”她没说的是,这其实是血河宗炼药术的变种,只是把灵力运转轨迹改成了更贴合食材的频率。
蹲在角落的陆小癫突然吹了声口哨,手里举着系统新奖励的“因果律摄像机”:“月,刚才灵虾虚影出现时,凡间的辣椒突然集体发光了!”镜头回放里,灶台上的干辣椒串确实泛起淡淡的红光,与她耳后的胎记产生了微妙的共振。
拍摄第三天,剧组转场到重庆的吊脚楼拍“飞剑切毛肚”。南宫月踩着竹楼边缘的栏杆,辣魂剑在晨光中化作道红影,精准地将巴掌大的毛肚切成薄如蝉翼的片,每片都带着均匀的锯齿纹。掌勺的老师傅看得直咂嘴:“姑娘这刀工,怕是练了几十年吧?”
“也就三千年。”陆小癫在旁插嘴,被南宫月用剑鞘敲了后脑勺。她指尖捏起一片毛肚,灵力注入的瞬间,毛肚表面浮现出细小的九黎符文:“这些纹路能锁住鲜味,烫八秒最嫩。”说罢手腕轻扬,数十片毛肚同时飞进沸腾的锅底,溅起的辣油在阳光下凝成串辣椒形状的彩虹。
意外发生在拍摄“混沌剑舞炒料”时。按照剧本,南宫月需要用剑舞带动锅中灵气,展现“麻辣与混沌的共生”。当她施展血河宗秘传的“辣魂十三式”时,剑风突然失控,一道黑红色灵力劈向摄像机支架——咔嚓一声,碳纤维支架断成两截,镜头却恰好捕捉到她收剑时的侧影,鬓角的辣椒耳坠与锅中翻腾的红油形成惊人的色彩碰撞。
“对不起。”南宫月有些尴尬地收剑,却见张导突然拍着大腿叫好:“这才是我要的‘麻辣运镜’!充满力量感!再来一条!”后来这段“失误镜头”成了纪录片的名场面,弹幕里全是“姐姐好飒”“这才是真正的武侠美食”。
陆小癫趁机凑过来,用因果律在她掌心画了个笑脸:“我就说你天生适合当明星。”他兜里的系统突然弹出提示:“叮!检测到九黎文化传播,奖励‘灵气调味术’——可让食材自带灵力buff!”南宫月试着用这招给辣椒提味,原本普通的二荆条竟瞬间散发出九黎灵椒的香气,吓得掌勺师傅差点把锅铲掉进锅里。
拍摄过半时,苏妄言带着烤鸡军团来探班。他送来的玄铁刀具套装里,竟藏着本《九黎厨经》,扉页上用朱砂写着“以辣为引,以剑为厨,方得真味”。南宫月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灵虾熬汤法”与她母亲日记里的秘方如出一辙,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苏道长这是怕你饿着。”陆小癫挤眉弄眼,却被烤鸡们集体啄了屁股——它们发现剧组的道具辣椒是真的,正疯狂囤积当零食。辣辣三世叼着串红辣椒跑到镜头前,对着摄像机歪头卖萌,意外成了纪录片的“吉祥物”,后来还有了自己的周边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