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等待

对于意识的提取与复制这项技术,在太阳系中,人类早在数百年之前便已成功攻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到如今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当初,人类之所以致力于研发此项技术,其初衷乃是为了探寻另一种形式的永生之道。毕竟,肉体终有腐朽之日,但如果能够让意识得以永恒延续,那无疑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不仅如此,就连周辰用以制造自己现在使用的这具独特身体的相关技术,也是在那个时候同步发展起来的,也是人类对探索永生的产物。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汇聚在一起,才有了周辰现在这具身体。


 然而,人类终究无法与造物主相提并论。即便如周辰这般经过各种奇遇而能力逆天之人,也难以创造出真正意义上拥有生命力的活体生物。正如他竭尽全力去尝试制造生命体却屡屡碰壁一般,对于意识的复制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局限。


 人类尽管很早之前便能够成功地复制出意识,但这些复制出来的意识却始终只是复制品,它们从复制出来的一刻就注定只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固然拥有原本主人意识中的所有知识和记忆,可以精确无误地模拟原主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能够达到足以乱真的程度。可是,无论复制品表现得多么出色,它们终究缺乏自然生长的人类那种与生俱来的生命所特有的或者可以称之为“活着”的特性。


 人们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最终无奈的发现,一旦意识被复制完成,从诞生的瞬间起,这个复制品便更接近于一种高级的人工智能程序。它能够依照预设的模式和算法,完美地再现原主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然而,当涉及到各种感性的问题时,复制品却只会依照以往的记忆或经验去处理,永远缺失了那关键的一丝源自生命本身的本能判断。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差异将会日益凸显并且不断扩大。渐渐地,人们不得不遗憾地意识到,无论怎样努力改进和完善这项技术,复制出来的意识都只能停留在复制品的阶段,绝无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全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