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药材种植

好再来食肆开业的第一个月,也就是二月月底,俩厨娘拿着数目明显不是很对劲的沉甸甸月钱,有些迟疑的提醒谢菀娘,“东家,您、您是不是算错账了啊?”


 迟疑不是因为她们有私心,想要将错就错,而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自信。


 作为两个斗大的字都识不了一箩筐,出去买东西从来不算加减乘除,都是一文一文往上数钱,用笨办法算账的普通妇人,她们对自己的计数能力有着极深疑虑。


 谢菀娘听她们这么说,还以为自己给少了,她朝两人伸手,“不是三两五钱吗?难道是我放钱的时候放少了?”


 两人目瞪口呆,“多、多少?”


 “三两五钱啊。”谢菀娘有些不解,“之前我不是和你们说过了吗?正式厨娘的月钱是三两五钱。”


 俩厨娘:......


 合着当初东家和她们说这个,不是为了激励她们,让她们更加卖力干活儿,争取早日转正,而是直接就给她们转正加钱的意思啊!


 俩厨娘喜不自胜,一个个激动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嘴唇张合半天,最终也只憋出一句,“多谢东家,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干。”


 谢菀娘笑,“保持现在的状态就好,太劳累了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她只是客观陈述事实,俩厨娘却被来自东家的真心关怀,感动得眼泪汪汪。


 她俩是技术工种,拿的钱是最多的,那六个做小二、在后厨帮工的半大孩子,拿的则是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普通伙计的月钱。


 在易县,和他们类似工种,但年纪比他们大的那些伙计、杂工,每个月大多都只能拿到八.九百文的月钱。


 而且那些人还没有固定假期,一年到头,基本天天都要上工不说,偶尔有事请假,东家还会扣他们工钱。


 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工钱之外的其他福利待遇。


 和他们比,这六个半大孩子简直是掉进了福窝里。


 至于那十个退伍将士,他们年纪全部都在四十左右,属于长期操练或者再上战场已经力不从心,但偶尔和人干一架,却还是能发挥出自己最高战力的特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