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责罚与舍弃(第3页)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说的显然就是他们南阳王府的三位正头主子了。

 老太太急火攻心厥过去后,虽然很快就被府上养着的大夫给救醒了,但身子骨儿却远不如之前那般好了。

 她病歪歪的喝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药,最终却也只是养好了身体上的不舒服,心里的那股子精气神儿,却是始终没能再养回来。

 至于她儿子南阳王,在被皇帝下旨申斥之后,他就很是识趣的缩了起来,做出一副一直老老实实待在府中,一边给母亲侍疾,一边深刻反省自己行为的样子。

 但问题是,皇帝只是申斥了他,并没有下旨让他闭门反省,而他母亲身边下人环绕,显然也不需要他每天侍疾。

 他这么乖觉,为的显然不是让皇帝满意,让母亲安心。

 再联想一下他那位被“请”到京城的王妃,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人,基本都能想明白他这到底是在躲些什么。

 很显然,他之所以这么老实,其实并不是他真的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了,而是他不打算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去帮他的那位王妃疏通关系。

 他那位王妃目无法纪,一而再的随便杀人,虽然她最终并没有达成所愿,但她的行为却也实实在在踩过了皇帝的那条底线。

 如果他为他那位王妃讨人情、走关系,那么皇帝必然会连他也一起迁怒,可如果他冷眼旁观,作为丈夫,他的这行为却又难免过于凉薄无情了些。

 掺和损失利益,不掺和损失名誉,南阳王可以说是无论怎么选都必然要吃亏,但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他最终总归还是要做出抉择的。

 好在他一向是个重利之人,而且他以后日子过得舒服与否,关键因素也不是他的名声好坏,所以这个两难选择,在他看来倒也不是特别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