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请考(第2页)




    不仅如此,应阐修炼的还是《一元炼炁经》,能把强横的法力控制入微,他的神魂之强大、念头之凝炼,定也不同寻常。



    应阐倒不知李玄英所想,闻言只是一笑。



    他倒也未太过自谦,答道:“近日确实颇有所得。”



    遂反问道:“玄英进境如何?”



    李玄英也颇喜悦,说道:“今日又开一玄窍,炼气圆满不远矣。”



    应阐闻言亦觉意外。



    那日在峰顶采气,李玄英之所以迟迟没有出定,便是因为炼化紫气时,忽有所得,开辟了一个新的玄窍。



    这才过了七八十日,竟然就又有了突破。



    虽然这段时间,他也大有精进,但是玄窍开辟,先易后难,却不可以一概而论。



    想来不需多久,玄英便能修成玄光,拜入本宗了吧。



    届时便是分别,应阐倒也不觉怅然,因为他相信自己定也不会止步。



    两人闲聊了一阵,李玄英又问起来:“师兄准备何时去都考院?”



    “午后便去。”



    “下午?”李玄英闻言讶然:“不再多等几日?”



    应阐道:“前日我才炼开第九玄窍,短时间内应是难以再进一步了。”



    都考院即是道院中,负责考校修行的院司。



    因为院中弟子的入院时间不一,所以都考院并未设有统一的考核,而是每年予诸弟子一个机会,自往都考院中进行考校。



    若是能得上考、佳考,便可得到一笔道功嘉奖。



    应阐入道院还不足半年,其实是不必急于考校的。



    但他自觉进境可佳,也想要那一笔道功,到云笈阁中借阅心仪的道书,因此便动了这个心思。



    李玄英闻言微一点头,便拱手道:“如此,便先预祝师兄得到上考了。”



    应阐一笑。



    ……



    晨光易逝。



    应阐结束了湖畔的演法,又回到屋内看了会儿书,不觉已到了午后。



    于是他把正读的《器道十要》塞入怀中,便推门而出。



    都考院与都教院比邻,应阐每月前去抄录课表,早已轻车熟路。



    很快,都考院庄严的轮廓,便已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