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月伊人初见

第四十九章 出使 - 4(第3页)

 在宗亲们几乎一致的诉求下,皇帝最终只能强压住对“事情败露”的狂怒,接受了那个不得不为之的决议:对内,必须严惩皇长子——即日敕令其离京就藩;对外,则绝不能承认他就是金鳞阁的幕后老板,必须另寻一个地位足够显赫的“替罪羊”来承担于阗的怒火,平息这场因皇长子在于阗走私而引发的外交危机。同时,必须立刻派遣一位身份足够尊贵、能代表大魏朝廷意志的使者亲赴于阗,与于阗王当面交涉,妥善解决此事。

 高阳王拓跋濬因其侧妃与于阗王室的姻亲关系,自然被视为最合适的人选,宗族上下几乎一致同意由高阳王出使于阗。然而,这个提议却像一根尖刺,狠狠扎在皇帝拓跋余的心头。

 拓跋余死死盯着拓跋濬,眼底翻涌着难以遏制的忌惮与厌恶。这个侄儿,与他那刚直不屈却最终败亡的父亲景穆太子截然不同!自登基以来,拓跋余对拓跋濬百般打压,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按死,反而让他借山阴县赈灾一事,在民间和宗室中赢得了巨大声望,彻底扭转了颓势!如今,他在宗亲中的威望已今非昔比。更可怕的是,他竟与自己一直费尽心机却未能拉拢成功的广阳王越走越近,两人关系日益紧密,俨然已成同盟之势。这一切,都让拓跋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此刻,若再让拓跋濬出使于阗,成功解决这场由自己儿子捅出来的天大娄子,他岂不是又要立下不世之功?其声望必将如日中天,届时再想压制他,恐怕难如登天!但在整个宗室集体的意志面前,他终究只能阴沉着脸,点头同意由拓跋濬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