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诸天闲来垂钓碧溪上

第34章 将军的恩情还不完(第2页)


 当然这只是浅显又笼统的经验,具体的还得靠实践。


 不过这几天看来效果不错,或许是一个小地方,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吧。


 时代的限制不可能生搬现代化的经验,所以只能学半岛80后的做法了,那就是体现将军的关怀。


 冬季就要来了,辽东的天气冷的要命,而这个年代布匹是一个很贵重的生产资料,因为生产力限制在那里,所以很多人的衣服真的是破破烂烂的,缝缝补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说笑的,而是实情。


 我们的将军大人直接给每个岛上的居民送上两套厚实的棉衣,其中一件绿色的军大衣既可当衣服,又可以当被子,绝对让这个冬天的皮岛人暖到心里。


 这也是有了那个不配拥有姓名的穿越女的系统商城,才这么便利的,只需要付出一点黄金,就为岛上数万军民配备了棉衣棉裤这些全套的过冬套装。


 全程都有克难军本部人马(签契约的3000人)派人跟着,保障物资发放到每个居民的手上。


 别人不知道内情,所以只感谢将军的恩情。


 这些衣服款式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从它的面料来看绝对是难得的好东西,也许他们一家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买得起一套。


 但这克难军说送就送,这如何不让居民们感激呢,这个冬天有了这些衣服就不用怕家里人被冻死了,如此一想就差给将军大人立生祠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早着呢。


 宋天明一声令下,克难军除了必要的警戒人员,都参与到大建设中来,将破破烂烂的居民区统一改造,建立起厚实的住房,保证它能够顶得住辽东的冬季寒潮风雪,每家每户都盘上火炕,保证能够温暖的度过冬天。


 这一过程没有收取居民任何一份费用,全部由克难军出人出力出材料。


 起初居民看到自己破破烂烂的房子被拆掉,还有一些情绪在里面,但他们又不敢反抗,只能默默看着,但当看到新建好的大房子以及里面盘好的火炕,让他们这才意识到错怪了克难军,愧疚的情绪淹没了他们,前面有多恨好后面就有多感激,将军的恩情又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