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郑州(第2页)
在之前的战略规划中,北伐军竟意外地忽视了近在眼前的郑州这一关键战略据点。
宋天明深知情报的关键作用,此次作为前锋负责探路,他佯装谨慎前行的同时,用心绘制地图(其实就是直接在系统商城购买)。
地图上详细记录并描绘着每一处山峦的起伏形态、每一条河流的蜿蜒走向、每一条道路的宽窄尺度与岔口分布。
将一路上的地形地貌等关键信息精心整理后(避免有些事情解释不清楚),迅速派人传回后方大军。
据说,林凤祥看到这份详尽入微的地图时,不禁面露喜色,连连赞叹:“韦小子立下大功了,之后一定要厚赏!”
宋天明得知后并未回应,他心里明白,此次北伐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缺乏完善的情报体系。
往后,他还得绞尽脑汁,在情报工作,尤其是地图绘制方面狠下功夫,绝不能再有丝毫疏漏。
“虽无法扭转历史的大趋势,但我至少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改变小局面。” 宋天明暗自思索。
千万别小瞧地图的作用,在现代卫星地图出现之前,每一份地图都是极为珍贵的战略资源,其详尽程度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走向,越是详细,价值越高。
北伐军一路行进,沿途能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村庄。
村庄里的房子破败不堪,墙壁摇摇欲坠,屋顶更是千疮百孔。
而村民们目光呆滞,仿佛灵魂被抽离。
那条象征满清统治的辫子,似乎禁锢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变得麻木不仁。
“可恶的清妖,竟把华夏民族骨子里的血性都磨灭了!” 宋天明忍不住咬牙切齿地咒骂。
考虑到此次行动是偷袭郑州,为防止消息走漏,北伐军只能派人控制这些村民。
毕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虽说解放这些村民,帮他们摆脱满清腐朽统治是太平军的使命之一,但当下他们既没有充足时间,也缺少相应精力。
实际上,按照这个时代的惯常做法,最干脆的方式就是直接杀掉村民。
就像后来清妖将领关天培抗击外国侵略者时,首先就清理了炮台周边数里的百姓,说白了就是全部杀光,给出的理由是防止百姓从背后偷袭。
不过,此时的太平军还未像后期那般凶残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