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星火燎原(第3页)
微型的概念茧。
但不是第七轮回的残骸,而是全新的构造。茧体表面流转的画面显示,它正在吸收林小雨与约书亚创造的知识通道能量,孕育着某种前所未有的存在形式。
"不是威胁..."伊莎贝尔突然理解了,"是下一代。"
概念茧突然裂开。从中浮现的不是婴儿或怪物,而是一团纯粹的光——没有固定形态,只在观察时临时呈现为最能让观察者理解的形象。对伊莎贝尔而言,它看起来像是海恩、马克西姆和所有逝去守望者的量子叠加态。
"我们是被选择的催化剂。"光团发出共振的和声,"当两个觉醒文明建立真诚连接时,新的教育者就会诞生。"
伊莎贝尔的液态光与光团接触的瞬间,整个太阳系的所有智慧生物都经历了短暂而强烈的既视感。在地球上,林小雨的星空俱乐部孩子们同时画出了相同的星图;在织女星,约书亚的空间站成员集体哼起了没有学过的古老旋律。
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星辰档案馆。原本由伊莎贝尔独自主持的知识体系突然分化出数百个自治节点,每个节点都呈现出不同文明的教学风格。火种文明的逻辑树、人类的启发式问答、甚至某些碳基生物通过气味传递的概念...全部和谐共存。
"不需要单一守门人了。"光团开始分散,融入宇宙背景辐射,"每个文明都将成为彼此的教师与学生。"
伊莎贝尔看向地球。在林小雨的带领下,星辰小学的孩子们正在搭建某种原始但有效的量子通讯装置;而在织女星,约书亚的空间站已经变形为教学飞船,准备启程前往邻近的文明摇篮。
她的晶体右眼最后一次扫描太阳系。在火星殖民地的地下实验室、木星卫星的深海城市、甚至冥王星的观测站里,无数微型的知识火花正在点燃。有些会很快熄灭,有些将成燎原之势,而更多的...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燃烧方式。
"任务变更记录。"伊莎贝尔对艾尔说,同时将自己的形体再次解离,这次是主动分散为七百二十二道星火,"从监护者转为观察者。"
这些星火如同蒲公英种子般飘向不同的文明。最后一粒留在月球的概念茧遗址上,在那里刻下最终的教学日志:
**"星火协议完整执行。教育,永续。"**
在银河系另一端的某个年轻文明刚刚发现火的用途时,他们的夜空突然亮起陌生的星座图案。部落中最年轻的画师将这一幕刻在石壁上,并在旁边画出自己都不理解的符号——后来被破译为:
**"当你们准备好时,问题会比答案先到。"**
而在石洞最隐蔽的角落,有粒微小的液态光珠正静静等待。当这个文明发展到能提出正确问题的年代,它就会渗入最渴求知识的心灵,如同七百二十二次轮回中每一次那样。
星火永不熄灭,只是变换燃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