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血,玄启燃用户19910905

第368章 培育栋梁之才(第2页)

 “可是……”一名老将迟疑道,“眼下资源紧张,如何安排师资、教材?”

 “这正是我要解决的问题。”陆昭道,“首先,我们要启动系统的奖励机制,回顾过往功绩,换取部分史鉴值,用于筹备教育资源。”

 他话音落下,系统界面浮现眼前:

 【史鉴通灵系统提示:您已完成‘奇兵突袭’‘全面反攻’‘庆功立信’三项关键任务,获得史鉴值+500】

 【可用功能:战术洞察(100)、历史镜像(200)、军备改良(300)、教育典籍(400)】

 陆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典籍”。

 下一刻,一本古朴厚重的书籍出现在他掌心,书页翻动间,浮现出古代各大书院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选拔方式等内容。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设立学堂,制定教学大纲。”陆昭翻开书页,指着其中一页道,“这里记载了东晋时期设立国子监的方式,我们可以借鉴,先设立一座主学堂,再逐步推广至各镇。”

 “那师资呢?”有人追问。

 “我会亲自挑选一批有学识、有威望的人担任教职。”陆昭道,“此外,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隐居的老学者前来讲学。”

 “可……”又有人提出质疑,“有些人未必愿意出山。”

 “那就去请。”陆昭语气坚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他们愿意为止。只要是对教育有益的人,我都愿意亲自拜访。”

 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将军说得对。”陈虎拍案而起,“打仗可以靠我们这些人,但治理天下,还得靠读书人!”

 “不过……”一名文官低声提醒,“还有个问题,就是传统观念的阻力。”

 众人纷纷点头。

 “有些地方,尤其是边关一带,仍旧秉持‘男尊女卑’‘习武才是正道’等旧俗,恐怕会反对女子入学,甚至反对开设非军事类课程。”

 陆昭听后,眼神微眯:“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

 他取出史鉴书中的一章,展示给众人看:“这里记载了北宋时期范仲淹推行‘义学’的过程。他面对的,同样是保守势力的阻挠,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用事实说话,最终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宣传。”陆昭道,“通过张贴告示、组织宣讲,向百姓说明教育的重要性,打破旧有偏见。”

 “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实际的激励。”徐逸补充道,“比如毕业后可安排入仕、从军、从工等岗位,让他们看到希望。”

 “没错。”陆昭点头,“第一批招生,我们必须确保教学质量,并让学生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