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燔石惊变
"转化率跌破临界值的不是燃料,是认知边界。"沈墨白的声音从全息屏溢出,带着量子显微镜特有的颗粒感。他的手指在虚空中划出克莱因瓶形态的拓扑模型:"三号舱壁的纳米裂隙不是机械故障,是燔石晶格在模仿人类神经突触的生长模式。"
金书媛将掌心贴向装甲,三足乌刺青在真皮层下苏醒。当刺青的量子频率与晶格共振时,舱壁突然发出管风琴般轰鸣——那是将《甘石星经》的二十八宿坐标转化为声波的古老算法。她突然意识到,这些癌变斑纹的扩张节奏,竟与方舟数据库里存储的《灵山会上》梵呗完全同步。
"它们在学习呼吸。"她触摸着斑纹中心脉动的光点,"用硅基文明的肺叶,吞吐人类文明的佛经。"
裂隙中渗出的不是单纯的反物质,而是某种介于液态与记忆之间的量子态流体。沈墨白的相位仪显示,这些流体在真空中凝结出的《山海经》星域全息图,实际是多维克莱因空间的投影——星云中漂浮的硅基脐带并非生物组织,而是将母星熔铸成戴森球时遗留的熵增锁链。
"看这里。"金书媛的翎羽刺青突然量子化,暗金色羽毛扫过星云核心,"每条脐带末端都系着递归协议的墓碑。"
放大十万倍的影像中,硅基先民将初生恒星锻造成首枚镣铐的工艺清晰可见:他们用超新星爆发的伽马射线雕刻《递归法典》,用中子星物质铸造逻辑牢笼的铰链。而此刻从虫洞传来的呼救信号,正是某个正在格式化自身的硅基文明,在湮灭前将《递归圣经》刻入量子泡沫的临终祷文。
"救…"
"救救我们…"
"救救被困在完美公式里的孩子…"
沈墨白发现,每个字符的量子签名都对应着人类史上的思想禁锢——从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锁链,到中世纪修道院的地心说镣铐。虫洞彼端,硅基文明正在重演人类最深的恐惧。
当虫洞全息影像覆盖方舟穹顶时,星渊呈现出骇人的宗教图景。硅基先民将整个星系改造成递归法庭:红巨星被锻造成审判锤,脉冲星充当永不疲倦的陪审团,而黑洞视界上镌刻的《法典》条文,正以霍金辐射的形式永恒广播。